女性发病常不典型
近年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女性心血管疾病有其特殊性,发病时症状往往不典型,故女性在心血管出现“疲态”时就应引起重视,防患于未然。对此,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徐亚伟教授提醒,女性在出现疲倦、呼吸困难、恶心、身体不适、背痛及腹痛等症状时,千万不要抱着“挨一挨、挺过去就好了”的心态,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很可能是你的心血管出现“疲态”的强烈信号,只有警惕心血管疲态才能有效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除此之外,加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也是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手段。对此,徐亚伟教授表示,吸烟或吸二手烟、运动量少、肥胖、压力大、心情抑郁、绝经等都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合并多种危险因素的女性更要警惕心血管疾病不期而至。
预防策略有章可循
新版《女性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指出,帮助女性理解其危险性并采取应对策略,对预防心脏病和卒中最为有效。对此,徐亚伟教授提醒女性朋友,预防心血管疾病要在生活干预的基础上,明确疾病高危人群的评断标准,并遵照医嘱服用相应的药物进行预防。首先是生活上,可从饮食、运动和心理三方面加以预防:饮食上以低盐、低油、低糖为原则,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鱼、低脂或脱脂奶、高纤维膳食等;运动上应坚持做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频率以每周4-5次,每次30分钟为宜;心理上应适当减负、减压,心情愉悦有助于疾病的预防。其次是疾病高危人群的评断标准,新版指南中,将10年心血管疾病风险≥10%的人群定义为高危人群。专家建议,45岁以上的女性朋友若被评断为高危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拜阿司匹灵,能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绝经后妇女冠心病高发
由于中老年女性患者的疼痛忍耐度、内分泌水平的变化等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因此中老年女性更要重视冠心病,特别是绝经后的中老年人群。母亲节马上就要到了,本刊特地就中老年女性冠心病的防治问题,请教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心内科主任蒋金法副教授。
![]() |
1
2
|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