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南方日报:转出26次“降价死”的怪圈

2011年03月09日 10:14
来源:南方日报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继去年12月国家发改委降低了部分外资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之后,发改委再挥大刀,决定从3月28日起降低部分抗生素和循环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价格,共涉及162个品种,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负担近100亿元。这是自1998年首次降价以来的第27次降价令。但有市民表示药价多次下调看病却依然贵,业内人士也指出,有些廉价药一降价就消失,医院还是开贵价药。

为了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国家发改委每年都会公布降价药品名单,希望政策惠及广大老百姓,缓解医疗费用不断上涨的压力,但事实上,我们已经无法回避过去的26次“降价死”。以往每一轮“降价风”吹过后,许多价格降低的药品在市场上慢慢就会“失踪”:代理商停止进货、医院停止开方、药厂停产。当然,这些药品也并非真死,降价药新瓶装旧酒,经过改名变新药,高价再上市,降价药遭受到市场的“非正常淘汰”反而变成了涨价的黄金契机。硝酸甘油,是一种用于心脏病的急救药,曾经出现在2007年发改委颁布的第21次药品降价、限价目录里。在2007年降价后,100片装的只卖4块9,每片5分钱不到。然而,如今市面上已经找不到这种低价的硝酸甘油了,要么被救心丸一类的中药所代替,要么成了新产品的硝酸甘油,6毛8一片。头孢氨苄是一种消炎药,2006年的第19次降价,10片装的头孢氨苄胶囊降价到2块2。但头孢氨苄这个名字的药市面上已经难以找到,取而代之的是头孢羟氨苄。

发改委对药品进行降价,肯定不是盲目的行为,都是经过严格调查企业的制药成本后得出来的价格,而且考虑了企业的成本和利润,绝不会罔顾药企的利益而胡乱制定价格,但事实上我们就是钻进了这么一个怪圈:药品价格越低,越是卖不出去。药店因为利润低,因而不进那些降价药;医院因为降价药利润低也不进降价药;同样医生因为降价药利润小,拿到的回扣少,也不愿意开降价药;药品生产企业也因为利润低而只好停止生产。于是,降价药便消失了,或者变着法子生存。如果药价始终捆绑着如此多的利益链条,那么药品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来到老百姓手中都只会是“高价”状态。

想要转出这个怪圈,首先涉及对药物价格体系和生产成本、经营流通与医疗卫生体制的配套改革,这需要政府加大对公益性医院的投入,加快实行医药分家,加快医院公益性的回归。如果制药企业、药品销售方、医院、医生都等着在药价中分一杯羹,试问药价怎么可能不越卖越高?作为相关药品审查监督部门同样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什么一种同样的药品在降价后就能改头换面、明目张胆地涨价上市呢?明知道这钻的就是其中的漏洞,连老百姓都清楚看在眼里,又为何屡屡奈它不何,还要不断审查批准?而对那些在招标中低价中标但中途又放弃供应的医药企业,又是否有足够的监管力度与惩罚措施?要加大医疗改革力度,从制度上、从源头上来杜绝相关利益方的不正常行为,否则,药品降价对老百姓而言就永远是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桐子岚)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宋扬] 标签:降价药品 医院 头孢羟氨苄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