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疾病负担地图发布:东北、西北心脑血管病高发,黑龙江最严重!为啥东南沿海情况较好?
健康
健康 > 养生 > 正文

中国疾病负担地图发布:东北、西北心脑血管病高发,黑龙江最严重!为啥东南沿海情况较好?

中国疾病负担地图

东北、西北最需要防心脑血管病保健时报记者 燕声

近日,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等Nature子刊发文详述了中国心血管病流行的八大特点。其中提到,过去30年,心脑血管病死亡率呈现明显的地区差异。

这种地区差异在 1990~2016 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可见一斑。报告指出,脑血管病和冠心病负担集中在东北和西北地区,在东南沿海地区较低。

究其原因,一方面与北方人的饮食习惯有关,北方人群摄入盐分比南方人多,体力劳动相对少,蔬菜水果摄入更少。另一方面,北方的气候条件较为寒冷,也给心脑血管的发病造成了一定的环境影响。

但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可以预防的疾病,这要从导致疾病的四大危险因素入手。

第一,预防超重和肥胖。

第二,避免蛋白质缺乏。

第三,补充膳食纤维。

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粗杂粮,每天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糖果等甜食要少吃。第四,低盐饮食。

东北和西北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严重

2016 年,我国心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在不同地区间差异较大,较重的省级行政区集中在东北部(黑龙江、吉林)和西北部(新疆、青海和西藏),其中西藏的标化DALY(见注解)率最高(10344.4人年/10万)。

冠心病:北部和西部最高

冠心病方面,2016年我国冠心病负担在北部和西部地区明显高于其他地区,新疆和黑龙江标化 DALY 率最高(分别为3632.7人年/10万和3336.9人年/10万);东南沿海地区较低,上海最低(742.7人年/10万)。

除了遗传、环境因素外,不良生活方式在其中起了重要作用。北方人口味重,尤其以鲁菜、东北菜为著。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健康成年人每日盐的摄入量上限为5克。而在我国北方,如山东人、东北人日均摄入量高达18克左右,从而导致北方部分地区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超过半数。

而且,我国北方沿海地区居民喜食富含胆固醇的蟹肉、蟹黄等海味。而吃一只中等大小的螃蟹,一个人一天的胆固醇摄入量就已经超标。摄入过多的胆固醇,必然导致其在冠状动脉血管壁上沉积,从而导致管腔的狭窄、阻塞。

另外,北方人生性豪放,吃肉过多,喝酒过猛,吸烟者多,再加上我国北方冬季天气较冷,人们的户外运动较少,必然会导致脂肪代谢过剩,影响心血管健康。

心脑血管病黑龙江负担最重

脑血管病方面,2016年我国脑血管病疾病负担在黑龙江、吉林、北京、河南、西藏、青海和贵州较高,其中西藏的标化DALY率最高(5348.8人年/10万),其次是贵州(4001.4人年/10万)。

黑龙江省《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2012~2015年)》中期自评报告中指出,全省居民死因前五位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伤害、消化系统疾病,其中,心脑血管病位居首位,占黑龙江省居民死亡人群55.7%。

黑龙江省居民高盐高脂、蔬菜、水果和奶制品摄入较少等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居民肥胖、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等发病水平较高的重要因素。调查数据显示,黑龙江省居民油脂摄入量过高,人均每天34.2克(应少于25克);食盐摄入量过高,人均每天13.3克(应少于6克)。

健康提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顾东风介绍,研究数据显示,北方人心脑血管的发病风险是南方人群的 2 倍。主要原因是北方人群摄入盐分比南方人多,体力劳动相对少,蔬菜、水果摄入更少。北方人群在控制好三高(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的基础上,更强调要减少膳食盐的摄入、体力活动的增加,同时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这样才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东南沿海心脑血管病发病情况较好

心脑血管病的疾病负担较低的省级行政区为北京、上海、浙江、江苏、福建、香港和澳门。其中香港的标化DALY率最低(1794.2人年/10万),其次是上海(2081.2人年/10 万)。北京、天津、广东因冠心病过早死亡数位列第一。包括上海、浙江、江苏等在内2/3 省级行政区中,脑血管疾病的早死所致人群寿命年损失数位列第一。香港和澳门脑血管病死亡排到了第五位和第四位。

与北方相比,南方人都有少食多餐、饮食花样多、蔬菜和水果多、吃饭慢条斯理的习惯。调料也比较多样化,不单只是一个咸,也有酸、甜、辣等多种口味可以调节。

冬天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季节,这与气温下降血管收缩有关,南方偏暖的气候则可以使这一因素的影响变小。另外,冬天外面比屋里暖和得多,人们日常活动不会因为怕外面很冷而减少,活动量大无形之中降低了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所以,相对而言,广东地区以及南方地区心脑血管病患者会比北方人少。

健康提示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律失常中心主任张澍介绍,影响心血管死亡率差异的原因众多,但不外乎外因和内因,归结起来主要为环境和生活方式。万幸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属于可以预防的疾病,这要从导致疾病的四大危险因素入手。

第一,预防超重和肥胖。一般而言,脂肪摄入以每天不超过 50 克为宜,且饱和脂肪酸所占比例不宜过高。

第二,避免蛋白质缺乏。曾经有调查表明,动物蛋白可以抑制脑卒中的发生,但肉类吃太多,也会导致脂肪摄入过量,并加重肾脏负担。因此,老年人每天每千克体重摄入蛋白质以 1.2~1.5 克为宜,其中以优质蛋白质如鱼、蛋、奶类、瘦肉、豆制品为主,食用鱼类蛋白、大豆蛋白等还可降低脑卒中发病率。

第三,补充膳食纤维。提倡多食用谷类食物、粗杂粮,每天多吃蔬菜、水果等含膳食纤维较高的食物,糖果等甜食要少吃。第四,低盐饮食。 

注解:1990~2016 年中国及省级行政区疾病负担报告中,疾病负担用DALY进行了描述。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生命年,包括伤残所指健康生命损失年(YLD)和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年(YLL),兼顾了患病与死亡两方面的健康损失。1个DALY相当于损失1个健康生命年。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 编辑 || 燕声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