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跟自己聊天儿是“神经病”还是天才?
健康
健康 > 养生 > 正文

爱跟自己聊天儿是“神经病”还是天才?

不知道您还记不记得,在《奔跑吧》中的迪丽热巴有个可爱的小毛病,就是经常开启碎碎念模式。相信很多人都很有共鸣,生活中也会常常自言自语。一个人的时候、阅读时、想事情时甚至走路逛街时都会自己跟自己聊会儿。有可能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会有点儿神神叨叨的,一个人不知道在嘟囔些啥。更有甚者会被认为是“精神病”……

大多数人可能都有过自言自语的情况,可能是面对压力,或者是在进行思考,但有的人看起来就是奇奇怪怪的,那么自言自语是有病吗?

      自言自语是不是精神病?

之所以有这种疑问也不奇怪,我们在电影电视中常会看到这种情况。但是实际上,我们从小就是先从“什么都要说出来”再发展到有的话“在心里默默地说”的发展过程。即使在长大之后,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属正常。只要自己和自己说话没觉得焦虑和烦恼就是正常的状态。

自言自语是不是心理问题?

有人会问,那不是精神病会不会是心理问题呢?其实没有出现其他的心理问题,比如烦恼,焦虑等情况,自言自语也是正常现象。可能是思维过程,也可能是心理的自我倾诉与自我排解。不要过于担心,如果有其他症状应该及时寻求帮助。

自言自语可能会让你觉得有点尴尬。然而,这种尴尬完全是没有必要的,因为研究表明自言自语的人往往更聪明哟。

相关研究

英国班戈大学心理学高级讲师 Paloma Mari- Beffa博士曾研究过大声朗读对人的注意力和表现的影响

参与者共28人,一部分人默读、一部分人大声朗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最后发现,大声朗读的人注意力更集中,整体表现更好

心理学家Daniel Swigley 和Gary Lupya曾研究过大声朗读对记忆的影响

参与者共20人,心理学家给参与者一组商品的名字,让他们去超市买来。一部分参与者默记,一部分参与者大声朗读记忆。最后发现,大声朗读的人更容易找到商品。由此证明:大声朗读有助于加强记忆

通过以上研究发现,大声朗读表现出的效率更高。这是因为相比于书面命令,我们的大脑更偏向于响应听觉命令。

因此,自言自语可以帮助我们组织思想、规划行为、控制身体,加深对事物的理解并达成想要的目标。比如专业运动员,他们常常在高压比赛中自言自语,从而让自己保持最佳状态。

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也喜欢和自己说话。比如爱因斯坦,他不太擅长社交,经常一个人自言自语。

解决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说出来,所以遇到难题时,别害羞,大声说出来吧!

[万一那个能帮你解决问题的人听到了呢]

为什么我们喜欢自言自语?

进行思维

当我们进行思考,特别是辩证思考的时候,很容易出现自言自语的情况。比如需要做出重大决定的时候,就会扮演两个不同的角色,一个角色看到的都是正面的,另一个看到全是负面的,这时候的自言自语非常利于思维。

缓解压力

自言自语有时候是非常好的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我们把空气当成了倾诉对象,这样就有了一个完美的倾听者,就可以把自己心里各种不快的情绪痛快地说出来,这样就能够缓解情绪,使人更加镇静

身陷孤独导致

当一个人过于孤独,甚至正常的社交功能都受到了一定损害,就会与他人难以沟通,这时候就会通过自言自语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

行为习惯导致

从小因为某些原因就养成了自言自语的行为习惯,就像有的人会挤眼、耸肩等动作,变成了一种行为习惯。

自言自语有整理思维,调整情绪,缓解压力等诸多有益的功能,只要没有过度,没有影响到自己和他人正常的生活,不用担心的。但如果自语者在精神上常常脱离现实,头脑中伴有一定程度的幻想,会想像出倾诉的对象,环境,情节等等,且带有强迫倾向。或者患者从自己的自语、乱语行为中感到心理上的宣泄和心灵上的慰藉,感到上瘾,不能克制。这类自语者多半患精神类相关疾病,如出现类似情况,自己和家人要仔细甄别,如果不能判断,需要咨询专业医生哟。

-END-

亲爱的凤凰网用户: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建议升级浏览器

第三方浏览器推荐:

谷歌(Chrome)浏览器 下载

360安全浏览器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