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睡前1动作可防夜间心脑血管急症!


来源:凤凰健康

太极拳,如今成为很多人用来强身健体的体育项目,它是一种适于各个年龄层舒缓筋骨的体育项目。但太极拳的好处并不仅限于体育领域,它还有助于平衡血压,降低胆固醇,从而降低罹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经常练太极拳还可以补肾壮阳,改善阳痿早泄,对于我们睡眠的调理也有很好的作用。今天,小编就带着大家了解一下练太极拳的好处及如何练习太极拳吧!,

如何才能练好太极拳?

练太极拳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动作姿势要正确。

太极拳动作姿势的基本要求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松腰敛臀、沉肩坠肘、舒指坐腕、尾阎中正。

如果动作姿势不正确,势必影响力量的协调发挥,使不该用力的肌群也在持续紧张,造成局部肌肉劳损和关节的负荷过重,如屈膝下蹲动作深度过大,就会造成膝部劳损。

第二,技术动作要规范。

规范的太极拳技术要求,气沉丹田、圆裆活髋、内鼓外安、运动如抽丝、迈步如猫行,各种基本技术动作要做到起点准确,运行路线清楚,止点到位,动作连贯,上下相随,手眼配合,从而使身法自如。

但很多练习者在练习中,上下、左右脱节,如转体动作,上体转而下肢不转,使膝关节扭曲力过大,造成膝关节运动损伤;或者动作不连贯,造成不应有的停顿,使腿部肌肉持续紧张。

第三,运动量不宜过大。

多数中老年人练习太极拳的时间大都在40-60分钟之间,还有25%的人超过60分钟,其间休息时间过少。这样的运动量对中老年人的身体来说是不合适的,可考虑压缩练习时间或延长间隔时间。

第四,专业人士指导。

在相当一部分老年人,在打太极拳时出现了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因此,练太极拳时最好有专业人士指导,或按运动处方练习,腿部已有损伤的中老年人不宜练习太极拳。

那么,如何练好太极拳?它的动作原则有哪些?

呼吸配合,意念集中,以意导动。

太极拳在准备开始时,首先要调整呼吸,初练时用自然呼吸,循序渐进后用腹式呼吸。练习中呼吸应配合动作。一般呼气时间稍短,此时动作均在推、展等末段部分;吸气时间稍长,此时动作处于收、提等动作的开始阶段。

保持体位,以身带臂,自如舒展。

起势后,架式的高低根据练习者的身体条件和掌握程度决定。初学者可略高点,熟练后可把身体逐渐放低,越低运动量越大。动作以腰为轴,带动四肢。腰用力得当,可加强发力,提高发力的速度。腰部须竖直,才能坚强有力。

整个一套太极拳的劲力配合也较讲究,自始至终尽力均匀。动作的速度须保持大致相等,不能妄动拙力,要快均快,慢均慢。尤其是初学者开始速度要慢,反复练熟后,再逐渐加快。

本文综合:家庭医生在线、参考消息网、澎湃新闻网等网络综合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责任编辑:曹凡殊 PQ027

  • 好文
  • 钦佩
  • 喜欢
  • 泪奔
  • 可爱
  • 思考

频道推荐

凤凰网公益基金救助直达

凤凰健康官方微信

凤凰新闻 天天有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