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用药要学会遵循“七守则”
2010年07月02日 08:14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对老百姓来说,该怎么吃药、吃多久,都应该征求医生的意见,这是减少药物损伤的基础。”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卢方平强调,慢性病患者用药应遵循以下七个“守则”:

1.药物搭配要谨慎。慢性病患者即便是用非处方药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药物进入肝脏后需要在“肝药酶”的作用下促进代谢,如果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就可能因“争抢”肝药酶而发生副作用。比如,红霉素、螺旋霉素、阿奇霉素等同属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前两种与某一药酶结合力最强,结合后药酶会失去活性。如果同时使用了息斯敏、他汀类等也需要这一类药酶的药物,它们就不能充分被解毒或代谢,严重者会导致毒性反应。此时如果选择“品性”较温顺的阿奇霉素,则能尽量避免这种因合用药物可能产生的毒性。

2.尽量避开伤肝肾的药。一方面,要选择肝毒性小的药物,另一方面要尽量避免多药同用。徐燕侠则认为,作用相似的两种药尽量不要一起用,或者剂量减半。

3.不随便增加药量。“例如,吃抗生素时,在剂量和疗程方面都有严格规定。有些人就按照自己感觉来,本来该吃两片却吃了四片,有时用了两天不见效就换药或停用,还有的人一吃就是一个月。这些都会显著增加药物损伤肝肾的风险。”姚鹏说。

4.肝肾不好,吃药要小心。“慢性病患者就诊时,一定要尽量详细、全面地介绍自己的病史。”姚鹏说。卢方平也支了一招:患者可以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程度,一方面可以适当减量,二是拉长用药时间,如原先8小时吃一次,改成10小时吃一次。

5.吃药时不喝酒、茶或咖啡。很多慢性病用药和乙醇、茶、咖啡是“冤家”。

6.吃药时,不大鱼大肉。卢方平说,大量摄入高蛋白,会加重肾脏负担,疲惫不堪的肾脏可能就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应对药物的威胁,损害也就在所难免。

7.不吃来路不明的偏方草药、中药及健康食品。卢方平介绍说,他接诊过一名患者,原先病情稳定,但转院没多久就去世了。后来一打听,原来这名患者坚持要吃中药。“我怀疑他是大剂量吃中药后出现高血钾,引起不良反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