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如火如荼的世界杯赛事接近了最扣人心弦的尾声——半决赛和决赛。大半个月以来,许多热血球迷晚上看球,白天上班,此时更是做好了不休不眠的打算,誓与这场世界性盛会狂欢到底。
相对于身体上疲劳并亢奋的状态,球迷们心理上要经受的大风大浪则更考验人。自从法国队早早回家后,意大利、英格兰等历史强队相继出局,然后是最有冠军相的巴西、阿根廷队也无缘半决赛,一时间,许多人的情绪就不淡定了。有人在凌晨四点多看完比赛后就失眠了,有人怒骂教练、裁判和球员,有人悲悲切切表示“再也不看世界杯了”。这样的情绪不仅让疲惫不堪的身体更累,而且让工作状态一落千丈,与人交往时也火气十足。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本身就是一个独特事件,情绪出现反常也是正常的。”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资深心理咨询师刘宝峰如是说。许多球迷都在自己喜欢的球队上投入了很多关注,付出了巨大的精力、体力和时间。这个过程就类似于一场“心理赌博”,心思完全系在喜欢的球队和球员上,对成败得失也形成了替代性共鸣。特别是结果不按预期发展时,就会感受到很强的挫折感。这些负面情绪随赛事的进行,就像装满的箱子加上了轮子,有了巨大的心理惯性,在世界杯期间甚至结束后,都很难从中摆脱出来。
刘宝峰指出,球赛虽精彩,但控制自己的“心理卷入度”更重要。首先,一定要保证充实、规律的生活和工作,保证基本的睡眠时间(如在上半夜先补觉、下半夜再看球),这不仅有较好的身体状态为心理“保驾护航”,对填充情感空白、避免情绪失控很必要。而抓紧时间休息,捡起平时的爱好,比如运动、看书等,也是尽快走出心理惯性的办法。其次,避免为了狂欢而狂欢,突破自己的底线,如不要为了看球而用酒精、咖啡因等硬撑着,也不要场场都看。最后,调整预期也很重要,学会欣赏球赛而不仅是单个球队或球星,欣赏参差多态,而不仅是“弱水三千只饮一瓢”。▲
(许印)
《生命时报》 (2010-07-09 第06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