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水产品养殖也用不了避孕药
1.虾:市场上卖的虾远未达到性成熟期,没有“节育”必要。
对虾的性成熟期是8-10个月,而养殖的商品虾,从种苗到成虾一般只需3-4个月,远未达到其性成熟期,根本就没有繁殖能力,无需“节育”。
2.蟹:吃避孕药反倒有副作用。
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会长杨维龙说,“螃蟹不同于鱼类,避孕药等类似药物对螃蟹有副作用,不仅不利于螃蟹褪壳,农户如果用了,反而可能会让螃蟹因为暴长而暴死。”另外也有专家说,大闸蟹的精华其实是蟹黄和蟹膏,吃了避孕药的大闸蟹性腺不发育。
不过最直观的就是媒体的实验了,结果发现避孕药并不能催肥蟹。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专门研究河蟹养殖的成永旭教授则认为,大闸蟹属甲壳动物,其发育、代谢系统与哺乳动物、脊椎动物完全不同,人类避孕药并不适用于蟹类。这一说法也适用于同样是甲壳类的虾。
3.泥鳅:养殖户巴不得雌泥鳅产卵,这样才有最高收益。
和鳝鱼不同,泥鳅是雌雄异体的,雄泥鳅喂避孕药没啥用,那么雌泥鳅呢?我们查阅资料发现,养殖户给泥鳅催产倒是有,因为一条优质母泥鳅一年繁殖四次的话,可以达到800元的收益,比养一只母牛划算多了。有养殖户就表示,如果给泥鳅用避孕药,那就让它“断子绝孙”了,还谈何收益。
有些“说法”里的避孕药其实指的是雄激素
在许多的报道中,都提到“避孕药”甲基睾丸酮(又被称为甲睾酮或者甲基睾丸素)被用到了罗非鱼、甲鱼、蟹和虾的养殖中。其中,这种物质如其名,根本不是避孕药,而是雄激素。其机理是,这些用雄激素把母的催成公的,公的个头大,好卖。甲基睾丸酮对妇女可能会引起类似早孕的反应及乳房胀、不规则出血等;大剂量应用影响肝脏功能;孕妇有女胎男性化和畸胎发生,容易引起新生儿溶血及黄疸。这种性激素在水产养殖中是被禁止的,那么,实际中又如何?
1.甲鱼:会提高死亡率,得不偿失。
有专门的科技人员曾经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虽然甲基睾丸酮能够让甲鱼暂时快速生长,但是这样做会提高甲鱼死亡率,并且甲鱼后期生长会减慢,还有遗传给下一代的危险。总结起来得不偿失。(据《饲料中添加激素对甲鱼的影响》)
2.虾、蟹:甲基睾丸素对甲壳类动物没用。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水产养殖室主任周鑫曾经做过实验,结果发现这类雄激素对虾、蟹这样的甲壳类动物没用(编者注:甲鱼属于另一科目),这个道理与前文提到的避孕药用于虾、蟹一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