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案例在道德银行激励下献爱心
“我一学年会存下20多个道德币,每年都能评上奖学金。如果把我做了一年义工也算上的话,就有70多个道德币了。”城南学院大三男生唐静思自豪地说,在大学一年级时,他偶然参加了一次志愿活动,事后班干部告诉他,这次活动可以在道德银行里加道德币。
此后3年来,他从为积攒道德币开始逐渐过渡到主动奉献爱心,甚至做好事不留名。他认为,尽管自己做好事的初衷并不是为了得到道德币或其他有形回报,但这种付出的同时得到回报符合公平原则,也有助于自己保持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和持久性。
该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的周同学告诉记者,自己周围不少同学都是在道德银行的激励下去做善事。“一开始可能多少会有些情绪,不过长期坚持下来,慢慢就转化成了自觉行为,不会过多地关注是否有回报。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只希望通过道德银行的激励,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更多的人。”周同学这样描述自己和很多其他同学的心理和观念转变过程。
“以前学校组织志愿服务活动,经常担心招不到学生,不得不硬性规定学生干部、党员等必须参加。现在,只要一有活动,同学们都抢着报名。”彭霞说,作为该校第一个提出这个想法的老师,她一直坚信道德银行的推行利大于弊。
反面案例为了道德币竟然弄虚作假
不过,也有不少同学还没有养成自觉自愿从事志愿活动的习惯,反而受到形式主义、功利主义等的不良影响。周同学告诉记者,他是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学生干部,在招募志愿者的时候,来报名的一些同学问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活动能加道德币吗”。如果能加道德币,很多同学就会积极参加;不能加道德币,他们则不参加。
甚至还有弄虚作假的行为。据该院文法系的唐同学介绍,有一次他们去南郊公园捡垃圾,但是“没什么人去捡,大家只是弯下腰,一起拍个照,回来之后就要加道德币”。他还透露“如果跟学生干部关系好的话,甚至可以不去参加活动,打个电话跟他们报个名就行”。
因此,部分同学认为将道德作为一种奖励机制,有走形式之嫌。“我觉得很虚假,我大一大二的时候道德币很多,但是到大三就不想做了。”经济与管理系的张同学说,“很多活动都是形式主义,做做样子拍几张照片就走了,然后,写一个申请材料给道德银行,要求加道德币。”
记者了解到,目前城南学院是全省唯一一个实行道德银行的院校,而在其他高校,也有不少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作为学年综合测评的加分项目,不过还没有上升到这种硬性指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