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80后最怕回家过年?年味渐淡成普遍感受

2011年01月17日 19:44
来源:半月谈网综合 作者:田野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过年新方式,遮不住年轻人归乡情

过年不出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宅居”在家,通过网络拜年祝福、微博交流、视频唠嗑等方式过大年,这种与中国传统春节过年风俗截然不同的方式,受到了年轻人的大力追捧,甚至一些小夫妻成了“双宅夫妻”——两人除了吃饭睡觉看电视打游戏,春节就没干别的了。

亲戚、四处拜年、吃喝应酬、熬夜打牌、派压岁钱乎已经成为当下市民过春节的必修课。每年过年都是一堆的应酬,从早上9时忙到晚上12时,7天长假基本都是吃过来的,比上班还累。越来越多人宁愿在春节选择国内游和出境游来‘躲避’传统节日,以往旅游避年以年轻人居多。

由此,也引发观念上的一场碰撞:春节也玩“宅”,是不是对传统节日的“忘本”?

“在我的记忆里,春节是一个让人特别容易感到幸福的节日,而如今不知怎的,过年的惊喜少了,常常感到很累,还不如在家里上网热闹。”在贵阳市一家国企工作的现年24岁的李莹说,“长期以来,春节被外界赋予了太多意义,比如辞旧迎新、人情往来等,但在我们年轻人看来,春节应该是一个让人放松的节日。和家人在一起,我们感受到家的温暖;通过互联网,我感受到了轻松。”

现在过年的形式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这和年轻人对过年方式求新求变不无关系。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杨建华教授分析,“团圆饭、拜年的过年的形式能够传承至今,说明受到大众普遍认同,而祭拜祖先、祭神这些方式,在年轻人中没有市场,自然会消亡。”

然而,春节的传统过法也许很陈旧、很套路、很out,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远在国外求学的学子来说却依然弥足珍贵。每年都有很多人在年味最浓的除夕必须客居他乡,不能跟自己的亲人共享天伦之乐。

在春运旅途中,南来北往的游子们心态各异,但在他们内心深处唯一的牵挂就是“回家”。他们不惜身背大包小包,不畏旅途的劳顿,因为在背井离乡的奔波中,他们深知:家是唯一的港湾,哪怕再苦再累,花再多的钱,也要回到让他们魂牵梦系的地方──家。

事实上,很多“80后”赞同过年期间集中回报父母。在山东政府部门工作的“80后”刘倩说:“即使父母不需要,我们也应回报父母尽孝心。当然,这种回报一方面是物质上的,另一方面更应是精神上的。我父母常说,不管在外挣钱多少,过年都要回家吃顿团圆饭,这比什么都强。”一位湖北网友发帖说:“作为80后,我为了买房把父母半生积蓄都花光了。过年多孝敬父母些钱真算不了什么。”

“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是中国人最难舍弃的情结。有一年我因为工作原因一个人在外过春节,那种孤独感是我有生以来从未体会过的,从此无论怎样春节我都要回家!”新华网网友“加菲猫”说。

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留学的罗治祥说,“过年总是和人在一起比较有意思,独自守着电脑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组织。”

罗治祥的师兄黄志民则是在加拿大过的春节,除夕夜他们八个人喝了三瓶红星二锅头,借着酒劲,大唱爱国老歌,哭得稀里哗啦。“也许是出国后才发现春节的重要,现在我好想吃奶奶做的菜。”罗治祥感叹。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乔舰回国在家过年,除夕夜,虽然也开着QQ,但他最喜欢的是“和长辈们坐在一起聊天,说说老祖宗们的故事”,乔舰说:“上网随时可以,过年只有一年一回。过年不是为了拼创意,形式再怎么变化,最浓的‘年味’,肯定在和家人的团圆中。”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李晋] 标签:心态变迁 80后 春节恐归族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我要跟帖 已有 0 条跟帖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