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养老服务券逐深入高龄老人生活 让养老服务更贴心

2011年08月25日 11:50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朱隽 陈一新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让养老服务更贴心(朱慧卿绘)

使用范围越来越宽

吃饭、理发、买药、订报、请家政……养老服务券逐渐深入高龄老人的生活

8月16日下午,记者在朝阳区红庙路口遇到杨素芬、李永秋婆媳俩时,她们正摇着扇子在遛弯儿。婆婆杨素芬本来住在石景山苹果园1区,儿子家在红庙,“看我年纪大了,儿子儿媳孝顺我,把我接到家里来跟他们一起住。”杨素芬今年82岁,儿媳李永秋也已经60岁了,都不再年轻。

从1999年至今,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已有13个年头。老龄化加速发展,养老问题无法回避。像杨素芬家这样,越来越多的家庭中会出现几代人同老的现象。老年人难免会遇到年老多病、缺乏照顾、生活寂寞等困难,如何改善他们的生活处境?

北京市民政局局长吴世民介绍,为切实解决养老助残难题,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养老助残服务体系,北京于2010年起制定并实施了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政策”,其中就设计了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按规定,8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可以领取100元的服务券,在全市范围内的居家养老指定服务商那里,用券购买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医疗护理、心理慰藉、老年教育等六大类、110多项服务。2010年,北京已向33.5万名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了总额3.35亿元的养老券。

领取了一年多的养老券,杨素芬说,“有就是比没有好,发这个券证明政府想着我们这些老年人,我们心情挺舒畅。80岁以上的老人都是旧社会过来的人,节俭惯了,如果政府直接发钱,肯定舍不得花去存起来,发券不用就可惜了。”具体到用途,她说,养老券基本用来吃饭,有时还攒上几个月的请孩子们去吃一顿。

记者在采访中也感觉到,在领取养老券以后,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养老餐桌就餐。在嘉和一品粥金台路店,服务员强小姐告诉记者,每天大概有50位左右的老人到店里吃早点。紫光园餐厅红庙店经理赵嫚介绍,自从有了养老券,来店里消费的老人明显增加,每天使用养老券的老人接近100人。由于提供免费送餐服务,老人们用电话订餐的也渐渐多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鲁必琪] 标签:养老服务 养老方式 养老保障制度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