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不配担架员不出诊?担架员缺失折射120发展瓶颈

2011年02月22日 10: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傅翔龙 刘冰

字号:T|T
0条评论 打印 转发

急救医生的尴尬

“所学非所考,所考非所用!”李吉博一语道出了急救医生的尴尬,“不合理的考核制度,直接影响到职称,间接影响到收入。”

急救医生在工作中需要更多的是心肺复苏、气管插管、静脉开通、创伤处理等技术,而且急救医生学习的时候学的也主要是这些技术。但是在医师资格考核中,急救医生的考试题目却与普通医生是一样的,很多内容都是在工作中根本就用不到的东西。

“急救医生评级只能挂靠在内科、外科等其他学科。同时,由于急救医生要全面掌握各医学科的知识,不精通专科,所以造成职称评定困难。”李吉博说。 

“有次考试,考急救医生如何切割乳房肿块,我甚至觉得很滑稽。一个急救医生可能一辈子都不用做这个手术,但是考试要求你必须要去学习。牙科医生都有相对应的考试题,但是对于急救医生这样一群关乎大众生死存亡的救护者来说,竟然没有自己对应的考试题目。”李吉博说。

乌鲁木齐市红十字急救中心党支部书记周鹏介绍说,中国急救医学发展时间短,急救体制不完善,还没有建立独立的职称评定体系,因为没有评级体系,多数急救医生只能参加全科、内科医生的职称考试及评定,但因实际操作与部分考试内容并无交集,急救医生在工作之余还要另外学习,无疑增加了难度,所以造成职称评定的困难。

贾志军说,院前急救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各种各样,有传染性疾病患者、精神病患者,有车祸、火灾、事故的伤者,加上“单枪匹马的独立作战”方式,注定要比医院的医生承受更大风险和心理压力。

“不论刮风下雨还是酷暑严寒,都必须紧急出车,以最快速度赶到各种复杂、陌生的环境中。特别是处理车祸的现场,有些伤员伤得非常重,断胳膊断腿的,甚至有些人的内脏都被撞出来”,贾志军说,“院前急救医护人员要分担抬抱病人的工作,要完成维持患者或伤者基本生命体征、防止再损伤、快速安全转运等急救任务。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过硬的技术,还要有充沛的体力,更需要具备超常的应变能力与心理承受力。”

急救医生24小时待命,工作辛苦繁琐,劳动强度大。而且急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对医生的知识面、应急能力的要求很高,这就形成了医生付出与回报不对等的矛盾。

“急救医生和医院内的医生不同。前者年岁越大越不能适应高强度的抢救任务,而后者则会因工作经验的增加,及在专业领域内的成就,越老越值钱。由此带来的恶性循环是,一线急救人员流失严重。”周鹏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宋扬] 标签:120 腱损伤 医生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查看跟帖]我要跟帖 0人参与
 
用户名 密码 自动登录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