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
分流宣传,需从“网上”走入“现实”
去年12月29日,针对入冬以来感冒患儿激增,两家儿童专科医院人满为患的现状,市卫生局发布紧急通告,公示设有儿科的医院每日诊疗情况,呼吁患儿家长理性选择,就近就医,避免扎堆,减少不必要等候时间,降低院内感染。
记者登录北京市卫生局所属卫生信息网,在首页点开“儿科诊疗服务情况一览表”,107家医院儿科每日诊疗信息,哪家医院患儿多,诊次是多少,出诊医生多少人,一目了然。
表中显示,“两儿”(儿童医院和儿研所)人满为患,其他医院的儿科门诊却不温不火,有些甚至门庭冷落。以2010年12月28日为例,“两儿”日门诊量分别高达7099和5201人次,而协和医院为156人次,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43人次,中日友好医院432人次,在综合医院儿科中,门诊量最多的友谊医院也只有799人,有个别二级医院日门诊量甚至在个位数以下。
上述数据印证了“两儿”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在短期内不可能扩增儿童专科医院的当下,面对逐年增加的患儿门诊量,特别是在流感高发期、群发期,推动分流就诊无疑是最有效的方式。
类似感冒发烧类的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如能向全市二、三级医院分流,既可解决综合医院儿科门诊“吃不饱”的问题,也能缓解“两儿”“撑破肚皮”的困局。
这里的关键是如何引导患儿家长们,主动去适应这种分流。
“您上过北京市卫生信息网吗?看过患儿分流就诊的通告吗?”记者在“两儿”询问了几十位患儿家长,大多回答为否。
其实,市卫生局每天上午都发布前日各医院患儿门诊信息,记者连续多日查证网页浏览记录,发现日浏览量多则数百次,少则仅几十次。如去年12月31日到当天下午18时止,浏览次数显示为95次,而1月11日为29次,1月12日为33次。
如此低的网上浏览量,与庞大的患儿诊疗需求形成巨大反差。显然,仅靠官网公布门诊量这一单一途径,难以做到广而告之,想有效地发挥疏导分流作用,措施还应更具体。
比如,利用各种媒介,特别是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作用,加大对诊疗分流可行性、必要性的宣传力度。在患儿流感高发期,如实报道各医院诊疗情况,供患儿家长选择就诊医院时参考。
再如,在流感高峰时,能否在各大医院儿科、特别是“两儿”门诊大厅的醒目位置,张贴相关分流就诊信息,或者在咨询台提供市区导医服务,帮助解决分流困难,而不只是简单的在“网上导医”。
“网上”“网下”,“虚”“实”结合,覆盖面会更宽,效果可能更好。毕竟还有许多家长没有条件上网,甚至不会上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