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中国菜为啥拼不过意大利面?

2011年07月07日 09:39
来源:中新网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意大利面的配方是公开的,全世界都可以做,可中国菜的配方是秘不示人的,中国菜是一个名,却不是一个味。

据新华社报道,乐施会日前发布了一项对全球17个国家共计1.6万多成年人的调查结果。结果显示,在全球600多种不同食物中,意大利面最受喜爱,中国菜仅居第八。

中国菜源远流长,在国际上享有盛誉,是中华文明的代表。而意大利面的历史相对要晚得多,有学者认为,它是中国面条的后裔,是马可·波罗将其传向西方,但也有学者认为,公元7世纪意大利人已开始吃面,属本位文化,可即使如此,根据考古发现,中国人早在4000年前即已用小米制作面条,可见,从文化积淀上看,中国菜更为深厚。

可为什么意大利面却能后来居上呢?除了口味、宣传、生产工艺等因素之外,我们是否应有更深的反省?

为此,《北京晨报》记者专访了“鸭胡”传人艾广富先生和特级厨师冯鹏,他们不仅有丰富的中国菜烹制经验,且都有海外工作经历,对中餐、西餐之间的差异及世界餐饮市场,有较深入的了解。

调查有失偏颇

对于这个调查结果,冯鹏认为存有瑕疵。因为意大利面是单品,而中国菜是菜系,两者无法简单对比,这就如包子的知名度可能比某个菜系更高一样,但并不能因此认为包子比这个菜系所有的菜更好吃。

在乐施会给出的榜单中,中国菜虽名列第八,却是所有菜系中排名最高的,甚至比意大利菜的排名还靠前一位。

“这个榜调查的是普通食客,而非专业厨师,对大众来说,他们更了解鱼香肉丝的味道,而对满汉全席的味儿,就未必熟悉了。所以,对这个调查结果不必太认真。”冯鹏对麦当劳、肯德基排在百名之外并不感到意外,“它们毕竟是快餐,有点像中餐的盒饭,人人都吃,但喜欢的人不多。”

冯鹏认为中国菜排名靠后,也有东西方口味差异的问题。比如酱油,西方食客很难接受,“西餐虽也是咸、鲜、酸口为主,但除了咸口和我们接近外,鲜与酸都有本质不同。”中餐的酸,以醋为主,西餐则以柠檬为主,西餐也有醋,但都是红醋、黑醋,类型迥异。

口味差距短期很难改变,这会影响中国菜的排名。”冯鹏说。

中国菜口味的短处何在

那么,中国菜口味是不是也有不够国际化的地方呢?在一些专业杂志中,国外美食家对中国菜油大、味重颇有微词。

对此,艾广富表示不能认同,因为绝大多数西餐用油更多,热量更大。冯鹏认为,国外食客的误解,仍然是口味差异造成的,他们不习惯中餐的素油,如果黄油用多了,他们就感觉不出来,“同样的道理,中国食客习惯素油,接受不了黄油,如果水煮鱼用黄油来做,恐怕我们谁也受不了。”

冯鹏表示,中国菜用油多的只是几个菜系而已,也有许多菜用油很少,比如粥品、海鲜等,关键是国外食客不了解。“在绝大多数国外食客眼中,中国菜就是煎炒烹炸,他们不知道中餐的品种如此丰富。”

当然,西餐在某些方面也有独到之处,以烤肉为例,讲究原汁原味,特别注重原材料的质量,“相比之下,中餐的烤肉香料味太重,对于专业人员来说,吃一次,一星期都不再想了,因为被香料腻住了。”冯鹏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中国菜 意大利面 意大利菜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