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生:问题药品未涉及中国市场
广东药监局:未接到召回通知
2009年9月,强生曾在美国范围内召回部分婴儿及儿童用止痛退烧药泰诺。强生方面称,这批药物可能受细菌污染。
这一次,由于强生召回药品的范围扩大,并包括国内消费者熟悉的泰诺、布洛芬等畅销药,这些可能变质的药品是否流入中国市场成为国内各方关注的焦点。对此,强生(中国)方面表示,所召回的药品并没有在中国销售。
据新快报报道,强生(中国)有限公司新闻发言人吕晶表示,美国主动召回的所有批次的Tylenol都没有在中国销售。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人士则表示,药品召回属于企业行为,该局暂未接到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召回强生旗下药品的通知。
“门”危机拷问“最”法则
事实上,强生已不是第一次卷入质量风波。早在1982年9月,美国芝加哥曾发生多起因服用强生“泰莱诺尔”药片而中毒死亡的事故。经查明,致死原因系部分药物受到污染所致;2007年3月,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最严重警告,称强生公司销售的“Procrit”贫血药存在致死风险。
在中国,强生曾因“矿物门”和“有毒门”遭到消费者质疑,两度面临信任危机。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2005年,强生婴儿油在国外被查出有害成分石蜡油。强生中国在随后发出的声明信中承认,强生婴儿油选用高纯度矿物油为原料,但含量在安全范围之内。尽管卫生部经调查后通报,并未在强生产品内发现致癌物,但这场“虚惊”还是使“洋品牌”强生代表的“优质”形象受到打击。
而去年3月爆出的“强生婴幼儿用品含毒”风波,则引发了更为强烈的信任危机。美国“安全化妆品运动”消费者组织发布报告称,强生婴儿卫浴产品中含少量甲醛等有毒物质,并认为商家未将其标出是对消费者的隐瞒。这一消息被国内媒体纷纷转载,强生再次卷入产品安全质疑的漩涡。随后,国内开始有超市对强生“涉毒”产品进行下架。不久,国家药监总局介入调查。
“有毒论”来袭时,强生显得有些迟缓,引起国内网民与消费者的不满。新浪网“您是否信任强生等品牌婴儿卫浴产品”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投票的1.6万多网友中,超过半数的网友表示“不会继续购买强生产品”。另据《北京青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媒体报道,距“涉毒”风波发生不到一个月,北京、上海等地超市所售强生婴幼儿产品销量出现微幅下滑。强生方面表示,尚无法统计销量是否受到影响。
一方面是不断曝光的“质量门”,另一方面是消费者逐渐增强的维权意识。在多起负面新闻的背后,昔日被光环笼罩的国际品牌已渐渐走下神坛,开始接受各方的审视。正如分析人士所言,能否安然度过危机,除了高明的公关手法外,保障产品质量才是维护企业形象、使企业生生不息的“最”法则。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董长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