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为何死人了才会重视?!
2010年06月30日 09:21 金羊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要求也高了,按照海峡对岸人民的说法,有了很多“愿景”,其中一个“愿景”是食品安全———我们吃下去的东西必须是安全的。也许有人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愿景”,而是生活的基本要求。可是由于这基本要求总是达不到,久而久之,基本要求也就成了“愿景”。

基本要求是如何成了“愿景”的呢?前天广州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向广州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工作时给出了答案:当前食品安全工作仍面临重视程度不够、食品企业社会信用缺失、监管体制有待完善、食品风险预警机制滞后、“出了问题才重视”等一系列问题和弊端,值得高度重视。

这不禁让人想起海外一位学人对我们这类体制“怠惰”特征的揭示:面对这一团乱麻,该从何处下手?不知从何处下手,于是干脆就不下手、“怠惰”了,否则不仅不会有人赞许你、提拔你,反而惹来一身麻烦,其结果就是问题大家都明白,可就是解决不了、直至出事的怪圈。

为什么会这样?这是个涉及很多学科的重大学术问题,值得好好研究。在学者告诉我们答案和解决之道之前,我们是否可以从当下做起、将一些眼前的问题摆出来并加以解决呢?比如,是谁重视程度不够?为什么重视程度不够?他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如何才能让他或他的继任者提高重视程度?还有就是,是哪些企业的社会信用缺失?缺失社会信用的企业该承担怎样的后果?等等。

我们这个社会给人的感觉总是迷雾重重,迷雾重重的社会肯定容易产生更多的问题,比如食品安全———所有导致食品不安全的坏事一定是借助重重迷雾偷偷摸摸地进行的。令人称奇的是,我们这种迷雾重重的社会似乎能够自我消化任何问题,像泥石流一样将所有问题裹挟而去,人们也学会了转身即忘的本事———也许是本能,否则太过认真日子就根本没法过。对于相当多的人来说,重重迷雾或许正是他安身立命、他委身于其中的体制存在、延续的前提和条件。

但时代毕竟在进步,每个人的生命不再是个抽象的数字,而是一个个完整、鲜活的世界,失去了生命,就失去了世界,失去了一切。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问题才显得如此严重、对食品安全的诉求才如此迫切。

首要的解决之道当在破除这重重迷雾,将一切都置于阳光之下,使任何偷偷摸摸的行为失去可能性。信息必须是公开的,言论必须是自由的,这样的社会才是透明的,而只有在透明的社会食品安全的愿景才是可能达致的。信息公开与公众的知情权相涉,言论自由与公众的表达权相涉———正是知情权、表达权这样的公民权利,才是驱除社会迷雾的最有效利器。

(曾德雄 作者系广州市人大代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