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网首页 手机凤凰网

凤凰卫视

医师多点执业试点两年遭冷遇 “走穴”依旧盛行

2011年09月01日 14:51
来源:人民网 作者:李晓宏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如此小的“动静”,远难达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民营医疗机构流动的目的。显然,多点执业没有受到医生的青睐。

“现在,我还没有申请多点执业,看看情况再说。”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资深牙医,近年来利用休息时间,定期去一家合资诊所私做牙齿正畸。“在那行医不涉及人事制度,不像眼下的规定那么令人顾虑。”他说。

据了解,为保证医生在其第一注册地点的医疗效果,北京市规定医师申请多点执业前,要先取得现供职医院的同意,并在书面协议中明确医院、医生双方的权责。是否申办多点执业?多数医生在观望医院的“表情”。

“大医院人力资源紧张,多数医生工作时间呈饱和状态,外出行医时间不多。再去多点执业,势必会影响本单位工作。”北京军区总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张国晖说。

“我之所以没提出申请,是因为迷恋事业单位的好处。”北京某医院医生表示,“编制内人”意味着拥有病人资源、科研条件和其他福利待遇,公立医院能提供更多的职业成就感,因此多数医生还不愿意做自由职业者。

“走穴”依旧盛行——

医生身份是“单位人”,而不是“社会人”,这是自由流动的最大障碍

虽然多点执业遭到冷遇,但医生“走穴”的暗流依旧汹涌。各地大医院的名医,特别是好的手术医生,在所属单位之外行医,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半年前,河北省衡水市某中学教师小蕾的父亲患了胃癌。经她要求,该市一家医院从省医院请来大牌医生做手术。手术费用总计3.6万元,目前老人恢复较好。

“如果我和爱人陪父亲去北京看病,3个人坐火车路费来回约500元,住旅馆每天200元,什么时候能挂上专家号甚至住上院呢?只有等,而等待就意味着花钱。”小蕾认为,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专家,是件“三赢”的好事:对医生来说,带来更多报酬;对患者而言,得到专家诊疗,并节省医疗费用;对于邀请方医疗机构,留住了患者,学习了技术,也增加了收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鲁必琪] 标签:执业 医院人力资源 医疗责任险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