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潜艇“猎杀潜航”
中国海军舰队从西太平洋演练归来,自卫队研判潜艇究竟在哪里?

食品添加剂知识普及 误会有多深?

2011年05月18日 14:1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兰玲

字号:T|T
0人参与0条评论打印转发

C 说给媒体

不该“妖魔化”食品添加剂

【现状】5月9日,一家国家级知名财经媒体在头版刊发了一篇关于“食品流通安全”的报道,概述里这样写道:“即便没有牛肉膏、瘦肉精、柠檬黄、苏丹红、孔雀石绿、三聚氰胺等食品添加剂……”很显然,从记者到编辑都混淆了一个概念,上述这些物质均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添加到食物中的非法添加物。

在搜索新闻中,输入关键词“食品添加剂”搜索一下,会出现30多万条新闻。其中,绝大多数的内容是对于“食品添加剂”的质疑和诟病,而这些质疑和诟病绝大多数是针对非食用物质的,只不过将“黑锅”扣到了食品添加剂的头上。

【解析】到目前为止,国内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几乎没有一起是由于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红心鸭蛋”里添加的苏丹红,婴幼儿奶粉中添加的三聚氰胺,饲养生猪时使用的瘦肉精……它们根本就不是食品添加剂。严格意义上说,这些食品安全事件应叫做“非法添加工业原料”事件。媒体在报道中混淆了“食品添加剂”与“违法添加物”这两个概念,使食品添加剂成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替罪羊。

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食品添加剂是一个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越是在发达国家,食品添加剂的品种越丰富,人均消费量越大。

然而,在不少媒体报道中,食品添加剂都被“妖魔化”了,媒体是信息传递的重要介质,只有媒体正确传递了信息,消费者的误会才会消解。

■解决之道

还食品添加剂清白

监管、技术、道德一个都不能少

黄登宇认为:在制度层面上,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还有待完善。目前,我国被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有2000多种,但实际上有质量规格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不到500种。虽然每年不断有新的食品添加剂增添到目录中,但增加速度还是赶不上食品工业发展的速度。这就造成了一些添加剂已经根据企业自己的标准在应用,却没有被纳入国家标准。

从技术层面来看,监管部门只能检验事先登记的食品添加剂项目,不可能筛查食品中所有的化学成分。往往是在出现食物中毒事故后,非法的添加物质才会被发现。目前,为了弥补这一技术缺陷,在以往只检测规定项目的同时,加强了一些风险监测项目的检测。

当然了,食品行业是一个良心行业。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出在食品生产经营环节,生产者、经营者的行业自律非常重要,这就需要食品从业人员从道德层面上做到自我约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董俊杰] 标签:食品添加剂 误会 多深 百度新闻 食品安全问题 
3g.ifeng.com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凤凰新闻客户端 独家独到独立
  • 社会
  • 娱乐
  • 生活
  • 探索

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