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需防蛇咬伤 外出应采用必要“防蛇措施”
新华网重庆7月1日专电(记者刘卫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在最近一个月左右,先后收治了10多名被蛇咬伤的患儿。专家提醒,夏季是蛇活动的高峰季节,住房周围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外出旅游活动时应采取必要的“防蛇措施”。
来自四川广安的一名13岁女孩日前被蛇咬伤,经重医儿童医院救治后脱险。这名女孩是在家中睡觉时,半夜被蛇咬伤,足底有明显的齿痕,脚掌和小腿肿胀,出现青紫色淤斑。医生了解到,女孩的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房屋周围杂草丛生,这是蛇喜欢活动的区域。
儿童医院的莫霖护士长介绍,医院最近一个月已收治了10多名被蛇咬伤的患儿。蛇喜欢“潜伏”在阴暗潮湿的杂草丛中,住房周围若杂草太多,容易吸引蛇来,在夜深人静时进屋伤人。因此,住家周围的杂草要及时清理。夏季出外旅游、探险或在树木草丛较多的地方玩耍,要做好防蛇准备。最好穿长裤、鞋袜,进入树丛草丛时,可以拿一根棍子试探前行。如果遇见有蛇拦路,切忌慌张奔跑,要走S形路线躲避。
莫霖护士长介绍,蛇的毒素主要有血清毒素、神经毒素、心脏毒素三种,无论被哪种毒素的蛇咬伤都可能有生命危险。如果被蛇咬伤,要在伤口近端用绳或布缠住,防止毒素扩散,但不要捆得太紧,并尽快送医。她特别提醒,被蛇咬伤后要避免剧烈活动,以免血液循环加快导致毒素扩散;亲友不要用嘴帮助吸伤口,这也容易导致吸毒的人中毒。此外,如果条件允许能抓住毒蛇或看清其“长相”,可以尽快确定毒蛇种类并选用抗蛇毒血清,节省救治时间。(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