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受伤源于隐秘需求自我觉察明确人际边界(图)
鲁迅先生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放在苏沫和赵磊身上再合适不过。
屡屡受伤源于隐秘需求自我觉察明确人际边界(图片来源:资料图)
这世上总有几个大小坏蛋,再幸运的人,一生中也难免遭遇几次吃亏上当,但聪明的人通常可以及时总结经验,积极采取行动,避免在同一块石头上第二次摔跤。如果有谁总是让别人随便占便宜,事后还宽宏大量地表示原谅,我们就不得不怀疑——他这是图个啥啊?
分析苏、赵二人的人际互动模式,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共通的规律——相对于实际行动,他们更加看重一个人口头表达的主观意愿。每当接收到类似“我不是故意的”,“我有苦衷”,“我没有别的办法”等信息,加之一个万分抱歉的态度,即使刚刚受到对方的攻击、伤害,也习惯性地压抑心中的愤怒和委屈。
苏沫和姜藤,就好像一个“丧失原则的好妈妈”和一个“欺人太甚的坏小孩”——不管孩子怎样胡乱折腾,只要最后乖乖低头认错,妈妈就会一如既往地奉献温暖胸怀。生活中,这样的“好妈妈”和“坏小孩”经常成对出现,他们既彼此吸引,又相互需要。不只是“坏小孩”擅长在人群中嗅出“好妈妈”的味道,放心地欺负对方;相应地,“好妈妈”虽然经常抱怨连连,可要是有人好心劝他(她)离开那个“小坏蛋”,又会一脸茫然地反问:“合适吗?不会有点过分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闫昭遐
|
更多新闻
404 Not Found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博客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