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和掺假带来的毒
如果食品加工过程当中出现了非正常的事故,很可能会污染到产品。在油脂的污染事故当中,最为著名的当属1968年日本米糠油污染事件,它被列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当年某食用油工厂在生产米糠油时,在脱臭过程中用多氯联苯液体作为导热油。因生产管理不善,导热油泄露,结果导致米糠油被多氯联苯污染,造成一千六百多人中毒的惊人事件。1979年,台湾也发生了类似米糠油污染事件,有两千多人受害。
至于人为的掺假,本来不应当成为讨论话题,但无奈现实中确实存在。比如在烹调油中兑入矿物油、地沟油(处理后的烹调废油),或者加入本不属于食用色素的苏丹红,都是典型的“人工掺毒”了。
链接:
所有食品,一旦发生与安全性有关的质量问题,首要的事情就是赶紧召回产品,通报消费者。同时,严查从原料到工艺的各个生产环节,找出问题根源,重新完善HACCP的各关键控制点,严格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重塑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早日恢复市场形象。如果出了问题之后,连原因都找不到,也不给消费者一个说法,想的都是怎样大事化小,人们怎能继续信任它呢。
我觉得日本森永奶粉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例子。1955年,森永奶粉公司原料质量控制出现重大事故,所用稳定剂磷酸氢二钠砷含量较高,结果造成12000余名儿童出现中毒,130个孩子死亡,很多人至今留下后遗症。现在55年过去了,森永公司曾付出巨额的赔偿,也曾因此承担刑事责任。但它现在还是日本最著名的乳品公司。很多包括中国人在内的母亲给孩子喝森永奶粉。真正能把产品质量关把好,真心为消费者负责,才是获得大众认可的唯一方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