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哈!问题的关键原因终于浮现出来了。是的,凭什么都是我在退让呢?我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吗?如果我一直委屈妥协,在这样的婚姻里,我会快乐吗?这就是形成“反抗”的诱因和动机,也是我担心年纪还轻的三十多岁孩子无法顺利过得去的心理关口。
在我祖母、母亲的那个年代,绝大多数女人的婚姻选择题里没有“离婚”这个答案可以勾选。当她们遇到了心里没有满足的缺口时,她们所能做的,只是用认命的心理情绪去合理化她的遭遇,她不会难过,也不会夸大自己的匮乏,她只是在被赐予的欢乐中安静地生活,安然地与自己的宿命妥协。
到了我这个年代,解放后的女人比母辈独立自主得多,我们不太可能只用“宿命论”来解读自己的生命,我们可以很好的养活自己,赚的钱甚至比男人还多,工作能力也毫不逊色。可是大部分的我们,仍然尽可能地把“离婚”这个答案排除在可以勾选的范围之外。我们不一定是安然地与自己的宿命妥协,我们只是选择“不得不”妥协,我们不反抗,只因为我们不好意思离婚。
至于比我们更优秀、更有能力、思维更开放、更独立自主的你们,如果不能理解婚姻的真谛,不能学会如何应对“反抗”的心理情绪,那么离婚率的高居不下,自是可以预期的事。
我相信读到这里,正在看书的你一定气愤难平:金老师,你为什么总是把维系婚姻的大部分责任放在女人身上,难道我们就那么活该倒霉吗?难道只有他会反抗,我就不会反抗吗?
是的,是的,亲爱的孩子,就是因为知道婚姻走到一定年头,“反抗”是必经的阶段,也因为知道女人当然也会有反抗的心理情绪,我才会用这么多的篇幅,这么不厌其烦地举例告诉你男人在责任期所承受的压力,帮助你知道如何理解这个年龄段男人的焦躁反抗心理,以及如何不“对号入座”地认为这些反抗情绪都是冲着自己来的。我的看法是,当我们不把对方的情绪take personal时,我们就能比较心平气和地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像紧绷的弦丝那样一拨就断。
此外,我还想对年轻的你说几句心里话。在不同的演讲场合中,只要谈到家庭,我最喜欢反复提醒的一句话就是:“在一个家庭里,如果有一个情绪稳定成熟的女主人,那么这个家庭里的成员就不会错到哪儿去。”没错,对一个家庭来说,男人也许是那根支撑着家庭保护伞的顶梁柱,可是让那根柱子牢牢地站着的却是女人温暖的胸膛。对每个有母亲的孩子来说,回到家,一推门扯着嗓子喊的绝对是:“妈妈,我回来了!”妻子、妈妈,就是那个让人回到家见了就安心的秤砣。太太开心了,丈夫也就放心了;妈妈开心了,孩子也就安全了。
所以,女人本来就应该在婚姻里扮演那个情绪比较稳定成熟的角色,也是带领着家庭演奏出和谐律音的指挥家。请你一定要相信我,我的这番话并不是打压女人,也不是教女人自我矮化。对从事心理治疗工作的我们来说,拥有最坚强心理素质的人,是那些能冷静地看见问题,勇敢地面对问题,技巧地解决问题,并进而智慧地引导对手的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智能抓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