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5误区
现如今,市场上各种“美容方”、“祛痘方”、“助眠方”等让人眼花缭乱。在很多人眼里,吃膏方也成了“赶时髦”。几位专家指出,现代人服用膏方普遍有五大误区。
一、人人都能用膏方。膏方并非人人适宜,首先,湿热、痰湿体质不适合;其次,健康的未成年人以及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活动期患者不宜吃;最后,一些急性感染如发热、腹泻、咽喉疼痛、感冒、咳嗽等情况,要在病情缓解后服用膏方。
二、全家合用一张方。膏方要根据个人体质特点“量体裁衣”,才能起到补身效用,最怕“千人一方”。即使目的相同,不同体质的人所用膏方可能也有区别。比如,气虚体质的人,表现为易患感冒、乏力、易出汗、饮食无味等,应选用人参、黄芪、茯苓、白术等制成膏方;血虚体质的人,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健忘、失眠等,应选用阿胶、熟地、当归、白芍等制成膏方。
三、吃得多疗效才好。其实不然。滋补类膏方一般多黏腻,而脾胃的消化功能有限,过多服用会加重脾胃的负担。而服用过多,非但补不进去,还会导致人体阴阳失衡,甚至气血亏滞。
四、价格越贵的越补。很多人认为,加了野山参、冬虫夏草等名贵药材的膏方最补。其实,名贵药材也可用普通中药替代。如熟地、麦门冬等都能起到虫草“补肺、补肾”的功效。如肾阴虚者用六味地黄丸、肾阳虚者用金匮肾气丸,都可提高免疫力。
五、流行方适用最广。现成的膏方并不适合所有人,最好对症调补。一般来说,患者应先到医院膏方门诊预约,医生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出适合的膏方。比如,糖尿病患者可以少用或不用糖;再由药房制作膏方,15天左右就可取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