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夏天头晕是疾病的信号
2、盛夏应及时补水
盛夏酷暑,由于机体新陈代谢旺盛,人体对水的需求量较冬春季节大大增加。尤其是老年人,由于口渴感觉的减退以及尿液浓缩能力的下降,发生脱水的机会远比其他人群要高。
夏季,老年人体内水分比年轻人少约1/3,大量出汗又使水分减少,以致体内血液浓缩、粘稠,易出现脑血栓。
脑血栓好发时间为上午8时左右、晚上睡觉前、半夜起来小便时。这是因为人在夜间失水来不及补充,使体内缺水进一步加重,从而血液粘稠增加、血小板凝集力和粘附力增强、血液发生瘀滞而引起脑血栓。夜间血压比白天低,新陈代谢变慢。为此,老年人应特别注意补水,尤其是夜间和清晨补水,对防止血栓形成、预防心脑血管意外有着重要的意义。
老年人由于身体各器官的功能比较弱,若不及时补水还会增加胃肠及肾脏功能的负担。
盛夏老年人津液减少,导致胃肠分泌物更加不足,引起大便干燥,产生内毒素,引发腹胀、头晕等中毒症状。二会使人体尿液浓缩,影响肾脏对毒素的清除,形成尿结石和尿路感染。
应采用“多次少量”的补水方法;老年人活动量较少,体内含水量也相对的少些。晨起空腹时最应该补水,可饮水500毫升,补充夜间丢失的,不但能冲刷胃肠利于通便,更能将已经浓缩了的血液稀释,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