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
跳槽是为更好地接近心中目标
其实,尽管人们对企业提供的薪水很看重,但这也并非是吸引人才唯一的“灵丹妙药”。对企业而言,拥有一套良好的竞争机制,让每个人在岗位上都能各尽其才并且有所发展,同时企业能为自身和员工提供一个很明朗的发展前景,这是目前一大部分求职者最看重的条件。
目前在昆明市人才市场举办的一场招聘会上,小张就来转了转,看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学理科刚大学毕业没2年的小张,已经换了2次工作,先是去到一家电脑公司,后面又去了一家调查统计公司,可一直觉得这些工作不太适合自己。
“我现在还年轻,通过换工作可以多积累一些社会经验。先学习积累,再求稳定,这也是现在所说的先就业再择业吧。”小张是个很有想法的小伙子,“我想先到管理好的企业里面去打工。有的企业你从他们前来招聘的人那里,就能看到这家企业是否值得我去付出青春,我是否能从这家企业学到东西。今后积累了经验,我会考虑自己创办企业。”
和小张一起前来找新工作的小钱则说:“工作成就的取得、薪水的增加都要靠脚踏实地的打拼和经验的长久积累。跳槽本身并不难,难的是在跳槽中如何使自己得到发展、得到提高。每换一次新的工作,都能让自己更接近心中成功的目标,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跳槽。”
“去年是金融危机,公司接不到单,不裁人就好了,谁还敢跳槽?”在一家电脑公司做业务员的陈先生今年有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炒了老板鱿鱼”,然后去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工资涨了约1700元。
由于工作能力强,他去到这家证券公司半年后基本站住脚跟,于是又向证券公司推荐了自己的一个以前同做电脑业务的好友。虽说有点像挖墙脚,不过陈先生说,现在用人单位急需人才,有能力的白领谁都不会跟钱过不去,换个收入更高、更能发挥自己能力的新工作不失为一个好选择。
昆明市人才市场辛副主任介绍,今年市场所举办的招聘会上,有一个明显特点是社会需求量明显增大,招工用工量明显大于往年,用工单位所给出的薪酬也是逐年上涨,用工日趋规范。而岗位多了,自然也给想跳槽者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观点】
跳槽时也不妨算清跳槽成本
杨小姐今年6月时在一次朋友聚会的饭桌上认识了李老板。李老板刚到云南做风力发电的新能源项目,因为现在国家大力倡导发展新能源企业,而该企业刚到昆明通过项目审批,正缺人手,因此杨小姐毛遂自荐,饭桌上双方一拍即合。
“我之前所在的单位因为对我的岗位调整了几次,一直找不到合适岗位,正好要让我待岗等待重新选岗。而我的性格最适合做外联,外省投资企业到昆明,对昆明还很不熟悉,企业刚起步,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联系,所以我能较好地胜任这一工作。他们准备给我个昆明外联部经理职务,工资比原来的单位翻一倍,条件还是很有诱惑力的。”经过简单的面试后,杨小姐一周后即来到该公司开始跑业务,到处联系人,不过干了没几天,杨小姐发现自己还是不太适合。“这家企业让我跑业务,都不派车,外出联系都让我开自己的车。他们是在借用我在昆明的各种关系,但对于未来我的发展前景有多大,我还真不知道。”
对此,人力资源专家认为,跳槽是一门学问,也是一种策略。并不是任何人、在任何情况下都适合跳槽,盲目跳槽存在很大的职业风险。只有主动、全方位地了解目标行业的现状和前景,然后剖析自我,认清自己的优劣,才能成为一个有准备的跳槽者。而且,跳槽时,职业定位要准,也不妨算清跳槽成本。
记者 杨雁(都市时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 |
![]() |
![]()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杨雁 编辑:李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