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大力扶持制药企业新药研发(图)
赵志全代表分析,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新药研发课题和经费掌握在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机构。这种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竞争激烈的国际研发市场的需求,研发效率低下、产业化和市场化程度低,脱离市场需求。
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中支持了许多原创药物研究,对用于高通量筛选的化合物库的投入是多头建设,缺乏共享。如何在体现国家利益第一的前提下,采用市场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应该是有可能的。
高校中以教授为中心的科研组之间缺乏沟通、协调与组织化的力量,好像一个一个单打独斗的个体户一样,在解决共性关键问题上缺乏合力,国家的巨资投入难以取得最佳效果。
我国现行的GLP和GCP规范与国际规范尚有明显差距,影响了参与国际间药物创新合作,影响了我们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同步前进。
积极制定有利于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税收激励、金融支持、政府采购、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加大对医药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推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科研院所为支撑、市场为导向、产品为核心、产学研相结合的医药创新体系;扶持一批优势企业,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高创新能力,实现从仿制为主向仿创结合,逐步走向自主创新发展道路。
他建议:
1.加大对国家创新型(试点)企业的扶持力度,有关部门通过集成资源,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有创新能力的医药企业集聚。
2.新药优先进入国家及地方医保目录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3.在药品招标采购中向自主创新药物倾斜,优先采购。
4.在政策支持方面,重点促进企业研发费用的税前抵扣政策、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政府采购政策、激励企业创新的金融支持等政策的落实。
5.建立企业、政府和社会共同分担的市场风险机制。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赵晴晴 编辑:闫昭遐
|
404 Not Found

商讯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博客论坛
404 Not Fou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