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生产基地
近日,受朋友邀请,在麦收之前参观了今麦郎公司在河北隆尧的小麦种植基地。
这是一种典型“公司+农户”的种植模式,由今麦郎公司提供麦种,农民种,然后公司统一回收麦子。这种模式由来已久,上世纪90年代初,一些涉农企业为了保障市场供应,获得稳定的原料供给,入农村与农民签订合同,成为最初的“公司+农户”模式,到目前,据笔者估计,大的小的,国内应该有几万家。
然而一些地方在实施这种模式的过程中,由于公司与农户之间力量的失衡,农户在生产经营中没有话语权、参与权和知情权,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公司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必然导致利益分配不公,从而产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今麦郎公司却做得颇为成功,从最初的一家,到现在的全国25家生产基地,短短几年,发展如此迅速,原因很简单,就是公司让自己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来约束自己。
从提供种子开始,2005年,今麦郎在隆尧推广种植模式的时候,是先提供种子给农户,到次年回收商品粮才将种子款扣除。当这种模式被农民接受时,今麦郎为农民争取补贴,原本1.5元的优质麦种(每亩增收100斤左右)以1元的价格提供给农民,这个价格比普通麦种还便宜。
在种植的过程中,今麦郎公司免费为农民提供指导,甚至还帮助农民检测土壤,告诉农民应该施什么肥,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公司还帮农户建基础设施:公路、灌溉设备等等,都由公司出钱。与此相对的,公司并没有强求农民一定要把小麦卖给公司,而是以高出市场10%左右的价格从农民手中购得(小麦的市场价一般高于粮食保护价)。
生产车间参观走廊
当公司投入这么大人力物力,而对产出却没有硬性要求时,公司自然处于一种相对弱势的地位,在麦收季节,农民就有相对话语权。甚至,在种植的过程中,如果公司服务不到位,还会影响公司的原材料供应。对价格,农民也有一定的知情权,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一些农民开始是不想卖给公司,但价比几家之后,最终还是选择了今麦郎。
现在隆尧的这个模式已经运行了3年,运作良好。据负责人介绍,这种模式在保证农民权益的同时,今麦郎也能从原料源头对产品进行有效控制。生产基地的所在的村的村支书也告诉记者:现在,每亩地能增收100多元,而种子、化肥、技术、基础设施投入的成本却大大降低,劳动力得到解放,村子也有钱了,周围的人都羡慕他们能抢先一步致富。
一直以来,很多公司加农户模式,农户承担的义务和风险要远远大于其得到的权利和收益,因外部市场的变幻,农户很有可能成为公司转嫁市场风险的最终承担者。而在隆尧,今麦郎公司承担了相对较多的义务和一定的风险,因此,农民在增收的同时,并不总是依附于公司,积极性在逐年增高,最终实现公司、农户和地方三赢的局面。这种企业让利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的确值得很多地方学习。因为现在招商引资很火,一些地方在引资的同时,过多的考虑能否留住企业而给企业太多的权利甚至损害地方一些农民的利益,他们完全可以向隆尧学习一下,在给企业优惠政策的同时,也让企业承担一些责任和风险,让利于农,给当地带来真正的实惠,实现企业获利、地方富裕、农民增收的和谐发展。(文?袁志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 | 凤凰微博 | 人人网 | 开心网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