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造”唾液试纸明年面市 30分钟测艾滋(图)
从兼职到专职 他为艾滋病患者服务8年
成都艾滋病患者服务机构希望,将来人们能对艾滋病患者“多关爱,少歧视”
防艾故事
“我准备出院了。谢谢你。”“如果你上个月要是再晚三天过来,我可能只有抱着你痛哭了。”
距第23个世界艾滋病防治日还有两天。作为在这个行业工作了8年的志愿者,雷刚仿佛已经习惯了把心绪系在每个找他分享私密的感染者身上,关注他们的健康走向、心情和家庭。昨日记者采访时,其好友陈立刚好打来这个电话,半个月前,他终于鼓起勇气告诉雷刚:自己患上了艾滋病。
意外挚友5年前染病却刚发现
雷刚说:“很多人过去歧视艾滋病人,因为不懂它是怎样传播的。某一天当得知自己身患此病后,就呼天抢地,往往拒绝正规治疗,开始闭门拖病。”
“每个患者最初都是不愿意相信事实。”据雷刚回忆,半个月前陈立已瘦得几乎不能走路了。他先后患了皮疹、肺炎等病症,辗转几个医院却不见好转,日益消瘦。就在快出院时,他才被检测出HIV呈阳性,每毫升血液中的CD4免疫细胞只剩下6个了,而正常人应超过800个。
足足拖了一周,直到站不起身来,陈立才给雷刚打来电话:“我患了艾滋病。”雷刚立即送陈立到成都市传染病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据陈立回忆,他唯一可能感染的时间
已是5年前上大学时。
还好,雷刚昨日听到他在电话里讲:“我体重增长了12斤,肺部并发症的病情也得到了控制。”从事艾滋病患者关怀工作8年,雷刚明白这短短两句话意味着什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肖笛 编辑:宋扬
|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