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抑郁症”出现小高峰
2010年09月06日 09:49 重庆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秋季抑郁症”小高峰

昨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市急救中心、三二四医院等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问诊量有所上升,前段时间的“情绪中暑”小高峰,已转换为“秋季抑郁症”小高峰。

市急救中心一位神经内科学医生介绍,以往的门诊抑郁症状患者占20%,秋季后上升到25%左右。秋季白天渐短、日照时间也缩短,人体生物钟不适应,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会出现情绪与精神状态的紊乱。

重庆天爱心理咨询事务所负责人李晋伟说,“时下很多人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越想越害怕。”从节后上班至昨日,该所已接受16名“抑郁”市民的咨询。

朱万里说,通过最近10日的热线电话量分析,因季节产生的“秋季抑郁症”平均每日有4起,“想自杀的倒不多,多是因为鸡毛蒜皮的事想不通。”

哪些人容易抑郁

哪些人容易抑郁?记者走访几名专家,他们给出了较有意思的说法:

-常年在室内工作的成年女性

-体质较弱或极少参加体育锻炼的脑力劳动者

-平时对寒冷比较敏感的人,极易患秋季抑郁症

-偷菜可能抑郁

朱万里说,睡眠不足会引发抑郁。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领凌晨起床偷菜,影响睡眠,从而影响心情。“除了偷菜,生活中就没有什么值得寄托的事,这也很危险。”

面对面

记者:为什么在秋季容易抑郁?

朱万里:当光照时间缩短、阳光强度降低时,能唤起人们兴奋细胞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就会减少,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日光中有一种叫“白忧解”的物质,可让人兴奋。

记者:普通市民怎样自我调节?

李晋伟:秋冬的太阳很珍贵!如有机会,应多晒太阳,增加室内的光照,营造温暖气氛,增加糖类摄入,以提高血糖水平、增加活力,还可适当服用复合维生素B类、谷维素等,可调节精神情绪。另外,咖啡、浓茶等也是不错的选择,锻炼也是排忧解愁、保持健康的“良药”。

多和积极向上的朋友一起活动、倾诉也是一个办法。

健康知识

入秋天凉内科疾病又回头

昨日,记者从市急救中心获悉,前晚8时至昨日上午8时,市急救中心急救车出车18次,接回23名急诊病人,全是内科疾病。其中,老病号居多,以腹泻、心脑血管疾病为主。

市急救中心内科医生介绍,入秋以来,肠道疾病患者增多,也是属于正常现象。预防腹泻,最好的办法还是加强食品卫生和避免受凉。针对每年夏秋交替、气温下降,内科门诊都会猛增的情况,医生提醒市民:“春捂秋冻”只适合身体好的年轻人,老人和儿童还是以保暖为佳。尤其是有呼吸道病史的人,一定要注意根据气温的变化添加衣物。记者朱隽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朱隽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