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从众”要付真代价
2010年10月28日 20:18 京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断喝一声是义气

这位中学生的烦恼,让人想起不久前中国对古巴那场堪称“史上最短”的篮球赛,两分钟就告收场,就因为双方队员之间爆发群殴,两分钟内两次,古巴队坚决退赛。赛事不欢而散,跟下来的是中国篮协的介入及媒体上人们的观望、猜测、评论。是非原委先不论,一场热身赛搞成了一锅粥,公开的国际友谊赛变成了队内训练表演,网民的“板儿砖”抡过去不少,之后还会有追责、检讨、惩罚、道歉的系列。古巴如何善后咱大约是管不了,但想来中国队员的日子不那么好过上一段是必然。

想想,真至于闹到那一步吗?无他,从众心理“发作”使然。

从众本身无好坏,要看“被从”的行为是否利己、利他、利社会(三“利”同时具备才是积极的、正面的)。大多数年轻人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也相对弱,从众行为会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但是不能骂人、打人之类基本意识早已形成,面临打架这样的事,自己不卷入一般是身体传出的第一个信息,也就是说,主观的下意识反应其实抑制着自己不去动手。剩下的事就是如何让别人——尤其是自己的同伴也不参与其中。要讲哥们义气,这才是真格的!当然,把主观的下意识变成现场行动的实际,平时要多做些基本素养训练。

如果有闲暇把那天的事件新闻画面重温,即刻能够作出一个常识性判断:从主教练、领队压不住火,到场上加替补队员打作一团,全过程中20多个参与拳脚相向的人绝不是一哄而上,而是相继卷入的;肯定有几个人是跟着“起哄架秧子”的。也就是说,从众有反应过程,你多少有点时间做判断。

众人皆醉我独醒,这种超人的理想状态确实不易达到,但现今特立独行是时尚,不是经常有人批评从众是阻碍个人发展的罪魁吗?再遇上打架,咱也鹤立鸡群一回,一分钟的思考时间在突发事件来临时够用了,咱站一边断喝一声“都别动手!后果难担!”不起作用甚至引火烧身,那就喊“警察来了,快跑!”先搅了困局再论后事。我敢保证,只要你喊完就带头先跑,接着准保能跑掉大半,因为恐惧的时候去逃亡,这是人最基础的一种从众心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