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世界预防自杀日:大多数自杀本可以预防(图)
2010年09月09日 14:50 北京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

800-810-1117,

手机、IP、分机用户:010-82951332

现场干预手记

救回站在21层窗外的自杀者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高级督导 孟梅 梁红

在中国,自杀是人口的第5位死因,15-34岁人群的首位死因。但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缺乏预防自杀的知识,有的甚至会做出不尊重生命的举动刺激自杀者。因此,现场危机干预技巧就显得非常关键。

一天下午,一中年女性站在昌平某小区21层窗外,随时有跳楼的危险。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救助人员赶到现场后得知:该女子40多岁、东北人,有一个14岁的儿子,失眠一个月,已经站在约30厘米宽的窗台上20多小时。

3名女性干预队员开始了现场干预:

“您好,我们3个人都是危机干预中心的工作人员。”——简单的自我介绍是与危机者建立信任关系的第一步;

“您向里站一站……手扶好了……”——保证危机者的人身安全是进行干预的前提;

“您想不想喝点水……一天了,有没有吃东西?昨天晚上下雨了,很冷吧?”——从小事上关注危机者,判断其身体状况,让危机者体会到关心,进一步与其建立信任关系;

“我们知道一定是发生什么事情让你太痛苦了,才会出现结束生命的想法。你愿不愿意跟我们说一说,一起来帮你想办法……”——理解并接纳危机者将自杀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传递出干预者“帮助”她的愿望;了解产生自杀的原因,为后期干预做铺垫;

“家人知道你的情况吗?丈夫有什么反应?孩子呢?”——了解危机者的家庭状况,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观察危机者谈及这些情况时的反应,从中寻找可能的生存理由……

通过初步沟通,专业人员很快进行了角色分工。最年长的从精神科专家的角度与危机者讨论治疗问题;年龄与危机者相近的,从同龄人的角度与她交流家庭、孩子的问题;最年轻的负责安抚危机者情绪,缓解干预队员与危机者之间出现的敌对或紧张关系,使得干预可以继续进行。

一次、两次、十几次……干预人员一边交流一边向她小心翼翼地移动,准备实施救助。危机者保持了很高的警觉,威胁要跳下去,甚至将一只脚悬在空中。从电梯里走出来的居民、楼道里路过的陌生人,都使得危机者更加警觉。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一名女队员又向她伸出手,并鼓励她把手伸过来,危机者虽没有同意,但也没有明显的抵触情绪。在她向窗外张望的瞬间,这位女队员一个箭步向前冲去,牢牢抓住了她的左臂。

这是一次成功的现场自杀干预,其关键点有二:第一,危机者在恶劣天气下,在仅30厘米宽的窗台上站了二十多个小时,滴水未进,说明她有很强的求生欲望,也可能有精神方面的问题。第二,干预人员选择得当。在干预队员来之前,现场人员均为男性,又有警务人员的社会角色,对于有精神问题的危机者,这两种角色都会让他们更为恐惧、害怕,不易建立信任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