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之前:自我实现需求最大化
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的IT从业者们,创造力、发展力正强,精力充沛,心态积极,理想化程度高,在这个时期,爱情等情感往往只是生活的调剂品,不占主要地位,在这一阶段,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占据主要地位,甚至于为了这两个需求,大部分的从业者会放弃一定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这个时期,获得认可、获取不可替代的重要性是最主要的事情。
然而,在这一时期,恰恰是积累经验的时期,行业可以满足从业者们的生理需求,却无法满足其他的需求,更不用说自我实现。在一定程度上,尊重的需求是可以实现的,当我们取得了成绩,获得了一定的奖励时,我们会有动力进行下一次的拼搏。但,可获得的奖励是有限制的,能够获得提升、认可,得到奖励的人,永远只是极小的一部分,大多数的从业者就不得不面临着,庞大的压力,最最基本的生理需求满足,和永远也无法满足的其他需要,并在这种追逐当中,不断地经历挫败。
当挫败积压到了一定程度,自我实现的需求就被消磨殆尽,尊重的需求也不那么重要,而安全需求则被提升到了一个迫切的地位上,如何保住自己现有的工作、收入、社会地位,会成为大部分从业者努力的目标。
从现象来看,IT人都是高薪阶层,似乎衣食无忧,前程似锦。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中国的IT业与世界同行相比,还不够成熟,中国IT人的生存与发展状况注定缺少安全感。IT人普遍对自身的前途堪忧。许多企业在管理上规范程度不够,与人性化管理相去甚远。正如网上的一篇文章《一个老程序员的心里话》中所说:“国外(程序员)可以在一个单位效力几十年,在国内不行。为什么?没有培训,没有晋升机会。你被压榨完后就被扔掉。哪个人甘于这样的命运?”所以,IT人的忧患意识、不安全心理要大于其优越感和安全感。加之企业之间、个人之间竞争激烈,所以IT人安全心理远远未能得到满足。这种安全心理的缺失也会直接导致IT从业者产生挫折心理。
“编写代码是极费脑筋的事,一旦思路打断就很难续上,必须得一鼓作气地干。”一个小时的咨询里,韩青抽了5支烟,尼古丁对他而言,已经无法刺激神经、提神醒脑以及安抚情绪了,“我上大学那会儿不抽烟,现在不得不抽。”
不安感是几乎所有IT从业者都会遇到的问题,因为能力的成长速度远快于薪水的成长速度,一旦能力成长到一定时候,而薪水却仍旧无法攀升,那么这份工作的吸引力必然会降低。韩青说几个月前他还在无聊与跳槽中徘徊,“难道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我也经常问自己,可是转念一想,到哪里找这样的工作还房贷?还是就这样吧。”
厌烦、焦虑、百无聊赖,IT“公民”正被这样的负面情绪缠绕着。在《计算机世界》的调查中,有37.4%的人表示经常感到“厌烦、缺乏耐心”;厌烦与缺乏耐心随之带来的是焦虑与抱怨,调查中,经常抱怨自己的工作的有25.8%,46.1%的人会“偶尔”抱怨。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 | ![]() |
![]() |
![]()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闫昭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