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警惕这样的“民意胜利”
2010年06月09日 02:07 北京晨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银监会叫停零钞清点费,王家岭救援电影被弃拍……如今,各部门对网民的意见越来越重视,这些引发争议的事件,都得到合理解决。

从这些事件的结果看,尚算圆满,但从程序上看,问题多多。依然遵循着“出现问题——引发争论——意见激烈——只好让步”的路径,这种被动式的解决问题,意义有多大呢?为什么不能在机制上杜绝这些问题的出现呢?尤其令人担忧的是,在解决过程中,总有一只“看得见的手”,它不源于规则与制度安排,而是跟着所谓“民意”,在无规则地运作。如果“民意”是对的,当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民意”是错的呢?

首先,必须正视这种可能,就是“民意”也会犯错误,也会被利用;第二,只关注“民意”,不关注程序正义,会造就新的不公:善于表达意见、嗓门更大的人,会拿去更多的权力资源,而善于动员、熟悉技巧的人,也会得到更多支持,而这样的“民意”,能达成公正吗?这样不公正的“民意”,又怎能成为价值评判的标准?

所谓的“民意”,不应体现在个案中,而应体现在制度建设中,无数的历史经验证明,越是在制度建设中忽视“民意”,就越会在具体个案中屈服于“民意”,因为不如此,就不足以弥补制度本身的罅隙,就会让制度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更尖锐。然而,这样非制度性、不讲原则的屈服,为患深远。

一方面,它消解了原则本应有的刚性,只要“民意”足够大,无处不可商量,无律不可松动,最终造成管理的崩溃。另一方面,既然“民意”给了足够投机的空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那么,谁不走捷径呢?与其抗争与循理,不如搞“盘外招”。

不否认,在缺乏足够沟通管道时,“民意”毕竟是一种力量,它确实能改变一些问题,在相对凝固的格局中,“民意”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对这种力量,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它也掩盖了问题,在争取公平的同时,它也造就了不公。 蔡辉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