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月3日是 第11个全国爱耳日,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人工耳蜗——重建听的希望。我国现有听力残疾人2780万,其中0~6岁听障儿童约13.7万,重度以上听力障碍者占84%,每年新生听力残疾儿童2.3万,听力障碍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一部分可以在人工耳蜗的帮助下重建听的希望。
从医学和工程学的角度探索和研究如何重建听觉能力已经持续了约200多年。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GraemeClark教授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测试利用单电极进行多点刺激获得听觉效果。直到1987年,Clark教授研制出了人工耳蜗植入体的原型并随后用于人体测试。如今已有数万名听障人士接受了人工耳蜗植入并重回有声世界。这项技术对于重度、极重度听障人士具有深远影响。
哪些人具备植入人工耳蜗的条件呢?
儿童植入者的选择标准: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及其他助听装置无效或听力改善有限;无手术禁忌症;具有改善听力的强烈愿望;有家庭的支持;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有完整的听力言语康复教育计划。
成人植入者的选择标准:双耳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助听器及其他助听装置无法改善听力和帮助有限;无手术禁忌症;患者有正常的心理状态和适当的动机;有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对人工耳蜗有正确的认识和适当的期望值;能运用口语、听觉进行交流。
人工耳蜗植入年龄是影响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丰富的沟通环境、有效的言语处理器程序编制、坚定的意志、持久的康复训练和适当的期望值都是儿童获得全面康复的因素。对于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特别是儿童,应尽早接受人工耳蜗植入,以缩短听力损失的时间,抓住学习语言的黄金时期,以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研究表明,2岁前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可达到与2岁后植入儿童相等或更快的言语感知能力。语前聋儿童语言学习能力的比率与健听儿童相当。婴儿或幼儿时期植入人工耳蜗的儿童在大脑最适合且开始掌握语言的时候即开始接收听觉信息,他们的听觉发育与健听儿童相当,口头表达能力也自然形成。
由于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年龄较小儿童植入后获得的良好效果,人工耳蜗植入的最小年龄近几年在不断降低。
大多数重度以上听力障碍患者生活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或城市贫困家庭,对于他们而言,植入人工耳蜗重建听力是目前唯一的医疗方法。但由于植入人工耳蜗需要高昂的费用,很多贫困家庭无力负担,致使许多听障儿童无法摆脱听障的阴霾。为此,国家大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文件精神,加大中央财政资金投入力度。2009年7月,开展实施“国家贫困聋儿人工耳蜗/助听器抢救性康复项目”,该项目总投入额度超过4亿元,是新中国成立60年来中央财政救助残疾人康复项目投入最多的一次,也是中央财政对贫困聋儿群体开展的规模最大、额度最高的政策性救助。该项目主要针对贫困聋儿,计划从2009年~2011年,为1500名1~5岁重度、极重度聋儿免费植入人工耳蜗,并提供术后康复训练经费,2012年底前完成术后康复训练任务。9000名听障儿童免费配戴该项目提供的助听器。申请者可在居住地向就近的残联咨询、申请,不受户籍限制。文/中国聋儿康复中心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李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