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刘铁榜指出,任何职业人士都可能发生职业倦怠,但相对而言,女性、初入职者以及普通员工等四类人群更易于发生。
1、女性
调查发现,四成多的职业女性出现了职业倦怠,而男性只有三成七。刘铁榜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在于:她们比男性承受更多的职场歧视、面临着职业与家庭之间的角色冲突、外控不足、而且情感容易过度卷入。
2、初入职者
“职业倦怠”并不只是资深职场人的消极情绪,有数据显示,近50%的工作倦怠者就业未满4年。“刚刚参加工作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6%。尤其是第1年比例最高。工作1年、2年、3年、4年的被调查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依次为:44%、40%、40%、43%。一直到了5年之后,才出现了明显的降低。”
刘铁榜分析了新入职者易于倦怠的可能原因:首先,他们期望高、压力大、负荷重、工作时间长;其次,他们的岗位偏重技术水平,情感需求易被忽略;第三,物质及精神回报少、在组织中相对被忽略;第四,生活空间较小,人际交往经验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5年以后职业倦怠比例降低这种情况呢?是否因为工作不到5年的人,更愿意表现他们对现实工作的不满,而工作5年之后开始“麻木”,不再关心工作上的“得与失”?刘铁榜说,这种推测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有趣的是,工作16年以上的职业人士,职业倦怠程度最低,仅为三成。
3、普通员工
“普通员工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48%。接下来依次为高级专业人员(39%)、中级专业人员(33%)、中层管理人员(33%),高层管理者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最低,仅为26.07%。”
刘铁榜认为,普通员工更容易倦怠的可能原因包括:低薪酬、低自控、高自尊等。越是约束很紧就越容易倦怠。
4、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在职人士
从组织性质上,政府机关或事业单位在职人士出现职业倦怠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国有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刘一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一平 编辑:李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