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生素泛滥的警告要变成行动
2010年10月28日 15:14 武汉晚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近日,中国出现3例“超级细菌”病例,但均未因此死亡。国家疾控中心表示,无法确认福建患者是否因使用抗生素产生耐药细菌,亦无法确认宁夏两名幼儿携带的“超级细菌”从何而来。专家称,这种耐药菌现在还不是无药可治,也暂不会在公众中传染,无需恐慌。(10月27日《新京报》)

“超级细菌”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十分耐药,抗生素治疗几乎不起作用。在医学界的观察和发现过程中,“超级细菌”直到今年才逐渐通过大众传媒为人所知,而且它一直都是在国外被确诊。如今,国内也出现了相同病例,这无疑是个坏消息。伴随这个坏消息的,是一种更坏的局面:滥用抗生素是“超级细菌”滋生温床,而我国已是世界上滥用抗生素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不妨列举一些被反复引用的数据:在抗生素的使用中,中国80%以上的人属于滥用,每年有8万人因此死亡;全国医院抗菌药物年使用率高达74%,而美英等国家这个数据仅为22%-25%。邻国印度曾被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认为是“超级细菌”的发源地,由于过度使用,部分抗生素已对60%-70%的印度人不再有效。

在这些数字当中,有我们大部分人的身影。感冒咳嗽、头疼脑热,许多人选择自行到药店买药,同时搭配着买点消炎药;抽屉里常备着阿莫西林、头孢之类抗生素的家庭,亦不在少数。另外,医生滥开抗生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诱导因素。一去医院,动辄开出几十上百元的药片或吊针。再加上什么“以药养医”、“开药吃回扣”,药厂乱战实际上也加速了耐药菌的诞生。

抗生素已然泛滥失控,这其中当然有人们求医问药观念上的误区,但也有出于在“看病贵看病难”压力下“趋利避害”的无奈。作为普通人和非专业人士,这种短视可以被理解。然而权威专业的医疗意见和药物管控,岂能因多数人的不察觉而缺位?所以问题的另一面,实际上是卫生服务体系的不完善和药物管理的失职。

面对“超级细菌”,面对普罗大众的用药习惯及其中潜在的风险,我们只能寄希望于国家机构承担起责任,以切实有效的行动,开始规范医院、药店对抗生素使用和售卖,进而逐步扭转社会观念。无论是借鉴美国也好,借鉴欧盟也罢;强化监管和惩治力度也好,切断医生与药商间的利益链条也罢,都要拿出措施来。与其悲哀地谈论现实,不如勿让各种制度停留在纸面上。坐视不管任其发展,肯定是最糟糕的一种选择。(林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林坤 编辑:李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