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大夫,请多点人文关怀
2010年08月26日 08:49 人民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好的医生都应该是人道主义者。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矛盾

近日,本报一名读者来电,讲述了一件让她纠结的事情。

这位读者曾在北京某家医院分娩,阵痛时挣扎呼叫。接生大夫训斥:“喊什么喊,就你怕疼!”“医生,我对疼痛敏感……”她有气无力地说。“别人就不敏感啦!你这么喊对其他产妇什么影响?”后来,她终于咬牙生出宝宝。年轻的接生大夫边给她缝合侧切的伤口,边跟护士抱怨:“今后决不让我的女儿当医生,又苦又累又脏……”自此,她对医生仅有的一点信任坍塌了。

眼下,医患关系紧张成为“社会之痛”,患者有患者的委屈,医生有医生的苦衷。其中,除了医疗体制等原因外,医生人文精神的缺失是一个重要因素。

“大夫,您只是在观察,而我是在体验。”这是美国女哲学家图姆斯在以自身罹病经历写就《病患的意义》一书中的名言。对于疾病,病人与医生的视角往往是不同的,在医生看来很平常的病症,有时病人却感觉很严重。医学教育先驱奥斯勒因此强调:“一个医师绝不只是在治疗一种疾病,而是在医治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一个活生生、有感情、正为疾病所苦的人。”医生的职业性质,决定了他不仅要关心 “病情”,还要关注“心情”,能对患者的痛苦感同身受。

卫生部部长陈竺认为,好的医生都应该是人道主义者。他说“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的灵魂,是人在生命过程中最软弱、最痛苦之时恰恰最需要输送的精神景象。”“如今,有多少医生在给病人看病时,能抬头看病人一眼?一旦病人问得过多、问得不专业,又有多少医生能够笑脸相待并耐心解答?”“现在,不少外科医生拼命学技术,认为一把手术刀走遍全天下。于是出现一个怪圈:外科医生就认手术,而忽略了手术的目的是什么。”

人文关怀的缺失导致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加剧了医患矛盾。据中国医师协会统计,90%的医患纠纷不是技术因素,而是医护人员服务不到位、沟通不当等原因造成的。

加强医生的人文关怀意识,需重视从刚跨入医学院大门的“未来医生”入手。欧美发达国家也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列入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目前,我国部分医学院校已开设医学人文课程,但内容仅占5%的比重,远低于美、英、法等国25%的水平。由于教材不成熟、教学经验缺乏、师资力量不够等原因,我国医学人文教育还存在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教学效果尚不理想。

南京鼓楼医院院长丁义涛一直珍藏着一张100多年前的老照片。照片上,该院第一任院长加拿大人马林穿着西装跪在地上抢救中国病人。每次给新医生们讲课,他就把这张照片和某家医院深夜抛弃无钱危重病人的图片同时展现,大家无不感到震撼。希望更多的医学院校老师像丁院长一样,把医学人文理念融入丰富的医学案例中,渗入学生们的心田,化为终身坚守的职业精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