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恒亮 一位心内科医生的不灭理想
2010年09月07日 09:35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小标题)亲情——永远还不清的债务

“如果按‘以孝为先’作为干部考察任用的标准,我应该被就地免职!”刘恒亮说,“人情、亲情,是我永远都还不清的债务。”

刘恒亮78岁的母亲至今住在老家。来郑州工作的10多年,他没有专程回家看望过母亲一次,没有陪她过过一个年……每次都是会诊病人时匆匆回家看她一眼。为公事出差没问题,为私事请假,刘恒亮开不了口。

“结婚后我没穿过他买的一根纱。家里的事就没管过。为此我恼过、也恨过,甚至想过分手。”如今妻子崔喜芝早已习惯被丈夫忽视的生活,对他也没别的要求,只是希望他能有个好身体,“这于公于私都有好处。”

提起父亲,刘洋说:“我们每天说话不超过两分钟,有时一个月也不超几分钟。偶尔的过问就是看到我成绩下降时雷霆大怒。”

刘恒亮太追求完美,对儿子的要求更是百倍严厉,然而他却没有时间为儿子付出一点精力,这样的反差成为父子感情之间的鸿沟。

儿子曾有多年不曾开口叫个“爸”,两人不得不进行的交流需要“翻译”。

那一年,刘恒亮骨折期间吃住在医院半个多月,儿子一直没来看他。为了不失做父亲的尊严,他在深夜拖着打石膏的伤腿回家偷偷看了一眼熟睡的儿子,泪水夺眶而出。

尽管如此,刘恒亮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对孩子的希望。高招填报志愿的前夜,隔着门刘恒亮喊道:“儿子,学医吧。”

儿子并没有如他所愿进“临床”,而是选择了药学,这也足以令刘恒亮感到欣慰。

“为病人付出心血,是他一辈子的追求。我最想对他说的是,把自己的身体照顾好。”已经工作的刘洋尽管还不习惯和父亲过多接触,但能理解他了。

刘恒亮,用恒久的付出点亮病人和自己的人生道路。

大家都祈愿:刘恒亮的生命“恒亮”,精神“恒亮”。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