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恒亮 一位心内科医生的不灭理想
2010年09月07日 09:35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9月7日电题:让“心”恒亮——一位心内科医生的不灭理想

新华网记者周婷玉

刘恒亮“急”。自从成为一名心内科医生,“走”字便在他的生活中消失,年轻同事跟着他也得一路小跑。他说,每一秒钟就是一条人命。

刘恒亮“迂”。多年行医生涯中,他没收过一分钱的礼,甚至不吃病人给的一颗糖。他说,收病人的东西跟拦路抢劫没啥区别。

刘恒亮,郑州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他坚守职业让别人的“心”恒亮,他坚守道德让自己的“心”恒亮。

(小标题)救人——永生的追求

刘恒亮的日子“乏味”,让身边的同事都替他“亏得慌”。

他没有业余爱好,不串亲访友,更不外出休假。早上7点以前,他准时出现在办公室。

每天,刘恒亮就是从家到医院的“两点一线”,手术不多时,这条线会从医院再往前延长3里地,在这段路上快速散步,是刘恒亮唯一的“娱乐”。

“您不觉得自己活着特没意思吗?”护士巴宁问。

刘恒亮有些愕然:“我有我的病人。”

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是刘恒亮认为最有意思的事,也是他永生的追求。

刘恒亮15岁那年,父亲因没及时治疗而病逝,从此他就在心里埋下了治病救人的种子。

1996年,刘恒亮研究生毕业成为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现郑州人民医院)的第一名硕士。当时的郑州五院极不起眼,医院旁边的居民都几乎对它视而不见。

如今,郑州人民医院已成为全省开展心脏急诊手术最多的医院,仅今年上半年就开展了近600例心脏介入手术,其中三分之一是风险大、难度高的急诊手术,抢救成功率达到95%。

院长周玉东深知:“这些成绩离不开刘恒亮的呕心沥血。”

午夜时分,刘恒亮被电话惊醒后迅速起身,飞奔到医院。10多年来,这样的日子占了他近半的时间。每次进入被窝时他就想:“今夜几点急诊会叫我呢?”

有时候,他真希望做心脏介入的机器出点小毛病,这样就可以无忧无虑地睡上一宿,但马上他就打消这样的念头,转而希望机器百年不坏,以免耽误了病人的抢救。

刘恒亮最多时一天做过6台手术。穿着几十斤重的铅衣,累得受不了时,他就在地上铺一块单子,在手术换台时直挺挺地躺上几分钟。

多年来,手术中X射线带来的伤害在刘恒亮身上一点点累积。他的白细胞比正常人低很多,免疫力低,遇冷就会感冒咳嗽,夏天他都不敢开空调,在恒温的手术室脱下铅衣他就得披上棉大衣。

50岁的刘恒亮脸色苍白,面容疲惫,视力也开始模糊。

“能把患者救活,这算得了啥。”他说。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