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艾滋病人大多数能获救 专家强调消除歧视
2010年12月01日 17:56 中国新闻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用关爱取代歧视、用温暖驱赶孤独

【临床病例】陈某,女,13岁,江苏人,学生,随父母打工来长沙,于2007年7月起出现发热、咽痛、咳嗽、咳痰,后确诊为艾滋病,于2007年10月来医院。患者2岁时因贫血,在江苏某乡村医院输非法采血血液治疗而不幸被感染,因患儿只需输血100毫升,其母亲怕浪费,随后要求输注剩余的200毫升血液而同时受到感染。

小陈入院后CD4计数11个/ul,经专家对症治疗,症状好转,于2007年12月出院。曾一度自行停用抗病毒药物,于2009年8月再次发病住院,入院后医护人员予以心理护理及依从性教育,患者病情稳定,于同年9月出院,出院后病情稳定,并一直在正常工作。

【救治前沿】消除对艾滋病的偏见与歧视,是艾滋病防治的重要前提。生殖道感染、性病和艾滋病三者在病原学、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有着密切联系和重叠交叉,它们都与“性”有关、与社会耻辱和歧视相关。正因如此,人们在面对这些疾病和感染时,多选择了沉默、躲避,有的甚至还产生报复行为。偏见与歧视,严重阻碍了人们获得必要的救治信息及医疗服务,导致本可以预防治疗的疾病得以迅速流行、蔓延。

当用关爱取代歧视、用温暖驱赶孤独时,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获得的将是尊严,而我们整个社会收获的则是进步与文明。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杨蔚然 黎红 黄配 编辑:宋扬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