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对待艾滋病人 让关爱取代歧视
2010年12月02日 09:47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清除艾滋病歧视,既要用科学化解社会的恐“艾”心理,更要从道德层面祛除患者的精神负担

“世界艾滋病日”到来前,两起关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就业困境的诉讼,引起社会热议。

因为感染艾滋病病毒,报考安徽省安庆市教师职位的大学毕业生小吴(化名)被拒绝录用,报考四川省盐边县教师岗位的小军(化名)不仅遭拒录且病情被泄露。姑且不论终审判决将如何,两例案件中有一个信息值得关注:小吴和小军在参加应聘单位体检前,皆不知自己感染。

据推测,全国74万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中,六成以上与小吴和小军一样,不知道自己的病情。这种现状让我们反思:各种形式的艾滋病宣传教育已开展多年,各地艾滋病免费咨询检测门诊已开设6年,为什么诸多高危行为者未去检测?

这里有知识缺位的原因,更有社会歧视的因素。一位感染者的回答或许直指要害:与疾病相比,我们更怕歧视。

对于艾滋病,我国尚未形成普遍包容的社会氛围,偏见与歧视仍然严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一旦公开身份,立刻会面临就医、就业、入学等困境。一项对该人群的调查显示,超过12%的受访者有过至少一次被拒绝就医的经历,17%的受访者因病情被发觉而失业或被拒绝就业,9.1%的受访者子女被迫离校甚至辍学。

艾滋病歧视从何而来?

歧视首先源自恐惧。一方面,早期关于艾滋病人皮肤溃烂、精神萎靡、骨瘦如柴的不当宣传,至今让人谈“艾”色变。另一方面,目前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长沙市近日公布一项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调查,其中,“蚊虫叮咬会传播艾滋病吗”的问题,难倒四成高校学生。湖北崇阳县发现7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9人是外出打工期间感染。该县对1.5万名外出务工返乡者摸底发现,了解艾滋病危害和传播途径的不足一半。

如今,我们还尚未创造让艾滋病教育走进大众内心的良好契机。尽管各大媒体对艾滋病已有密集报道,但关注事件的多,专注科普的少;概念式的说教多,形式生动的宣传少。这导致公众对艾滋病依然隔膜,不少人仍认为“它只发生在影视里,书籍中,网络上”,“是别人的事情”,不知如何保护自己。

歧视的深层原因来自道德评判。中国传统文化太容易给艾滋病贴上道德标签。一个人一旦被他人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立刻会遭到行为不检点的质疑和鄙视。而这种歧视正成为艾滋病防治中的最大拦路虎。因为歧视,艾滋病高危行为者不敢主动去检测,或者隐瞒病情,增加了艾滋病病毒传播的风险。因为歧视,许多感染者没被检测发现或因发现迟而错过治疗时机。因为歧视,一些感染者产生反抗心理,即使不是报复社会,不注意防护也会导致病毒传播。

因此,清除艾滋病歧视,既要用科学化解社会的恐“艾”心理,更要从道德层面祛除患者的精神负担。

我国艾滋病防治专家桂希恩的现身说法,为我们提供了健康教育的可贵教材。这位接触艾滋病病人过万人次的教授,日前公布其体检结果,证明日常接触不会感染艾滋病病毒。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只有融入日常的生活中、身边的故事里,才会转化为信念和力量。

国外研究成果表明,在感染艾滋病病毒人群中,知道自己病情的人,疾病传播率是未知病情者的1/3。给予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充分的人道关怀,用关爱取代歧视,不仅会增加他们与病魔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也会让全社会都受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李晓宏 编辑:宋扬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