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南京9月9日专电 人的生命是脆弱的,因而更加需要坚强的心理,需要社会的关爱。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00万人自杀。9月10日是“世界预防自杀日”,让我们多一些尊重和关心、多一些爱和温暖,给那些徘徊在死亡边缘的人以勇气和希望,帮助他们重拾生活的信心,继续谱写生命的旋律。
心理科门诊量15年上升10多倍
早在2004年,南京市脑科医院就挂牌成立了心理危机医疗救治中心,包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急诊科和精神科三部分,150名医护人员组成了集“早期干预、紧急救助、后期治疗”为一体的自杀干预中心。
“15年前,心理门诊每天门诊量也就10例左右,可现在猛蹿到150例以上,院里的专科医生由当年的5人增加到16人,仍忙不过来。”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乔慧芬介绍说,每年高考、中考前后,甚至还有“黄牛”炒卖心理科的号头。“心理门诊量增多,既与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上升有关,更与社会大环境变化密切相关。”
在南京某大学就读的小李是东北人,与他同宿舍的两位同学家境优越且都是学生干部。小李和他们住在一起,先是有严重的自卑感,继而发展为心理疾患。后来,老师将他调离了原宿舍,可原先的心理压力仍如影随形,他最终只好到脑科医院寻求帮助。满脸郁悒的他向医生倾诉自己的烦恼:“同学们觉得我是外地人,合伙欺负我,我实在受不了,甚至有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想法……”
某机关一位副处长,在竞聘正处长时失败,而升为正处长的恰恰是他平时最看不起、认为最没有能力的一位同事。于是,这位副处长心理不平衡,长期抑郁,认为社会不公,看周围的人和事都一片灰暗。 “这样的例子,几乎每周都能碰到几例。近几年,来看心理门诊的人群中,大中学生、外企白领、机关干部约占三分之一。”乔慧芬说,目前,有抑郁、焦虑、强迫等心理障碍的人群比例逐年上升,而具备资质的心理咨询人员却严重不足。“如果这批人群缺少心理调适能力,社会又没有周到、有效的心理干预机制和生活救济机制,一旦他们心理出现畸变,行为失控,将是非常可怕的"定时炸弹"。”
捕捉预警信号或可避免悲剧发生
自杀学创始人涂尔干在《自杀论》中阐述,“自杀所完成的动作似乎只表现他个人的性格,实际上是这些动作所表观出来的某种社会状态的继续和延伸。”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咨询专业委员会心理督导师、南京市脑科医院心理科主任李箕君表示,自杀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并非由单一原因引起,而是生物、遗传、心理、社会、文化和环境等诸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如果能早发现、把自杀念头扼杀在摇篮里,很多患者是能够避免自杀发生的。
据介绍,在我国,农村自杀率是城市的3倍,女性自杀率比男性高25%左右。李箕君说:“在我国社会经济水平高速发展的同时,面向公众的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的医疗资源相对不足,使得一些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长期处于不良生活事件中的个体,不是向外界寻求对自己的帮助,而是选择自杀作为解脱痛苦或减轻他人负担的一种方法。”
但是,有强烈的自杀意念而又拒绝向外界求助的人群,的确会在日常生活中流露出蛛丝马迹,如果周围的人能及时发现、疏导,就很有可能阻止悲剧的发生。据介绍,类似于“将自己的心爱之物散发给身边的人”“突然对他人特别热情”、交流中流露出“真想一觉睡过去,再也不醒来”“要出趟远门,最近一段时间都不再回来”等言语或异常行为,以及那些受严重抑郁情绪困扰、既往曾有过自杀未遂的人,都应该视为“预警”信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朱旭东 编辑:闫昭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