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心理疾病该如何开口
2010年10月22日 11:53 凤凰网亲子论坛 】 【打印共有评论0

“你这是心理病,得去医院看看”,大多数中国人听了这话,都会淡漠地撇撇嘴,就算是心里明镜,但是对于这种躯体生理疾病之外的“心病”,摊在光天化日之下更让人“情何以堪”。

鲁迅先生曾说过:“只要胃口好,什么东西都能吃。”但似乎在物质极大程度丰富的同时,我们的胃口似乎不是那么好了。心理学在中国更多的是被边缘化,尤其是当心理学用于临床治疗时,心理学似乎就是一个招牌,一个幌子。

就中国目前各大医院的心理门诊科来说,首推的治疗方案均以“药物治疗”为主,而具体的心理咨询则作为辅助,聊聊几句问诊多是例行公事的询问吃过药后的反应。

我们都有病

我们依赖他人、不敢独立。一件不再控制范围内的小事,都会让我们焦虑不安。不信任别人,却又常常抱怨没有朋友可以倾诉。我们对个体的社交能力要求过高,反而对舆论的压力充满恐惧。我们低自尊、失眠、头痛、不敢出门,我们怕……因为我们患了病。

大学时一个友人,穿鞋子一定要把两个鞋带反复相互比对,长短宽窄一样才能安心,只要错乱一点就无法忍受。她笑称这是“平衡美”,在今天看来,在医学上就是一种强迫症的表现。

这只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小事,但是它一旦上升到严重的精神层面,随时可能变成一颗极度危险的“定时炸弹”。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807万人自杀身亡,这是全球自杀者总数的1/5;同时更有高于这个数字10倍的人自杀未遂,而导致人们自杀的因素有80%的是因为心理疾病。

在这“定时炸弹”中一部分人选择报复自己,另一部分人选择报复社会。“黄茂银病了,在濒死前,他选择在公共汽车上引爆自制的炸弹。”

黄茂银死了,究其报复的主要原因,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就连本人也是说不清的。但随着地球村的日益缩小,社会中的心理疾病——那种起源于外国的学科也逐渐被中国人所接纳和认同。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版权声明:来源凤凰网健康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凤凰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凤凰网健康",独家策划注明不予转载的均不可转载,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分享到人人网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闫昭遐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