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我陶醉 变成大人物或做大人物的闺蜜
微博仿佛无限扩展了我们的关系网。原来马克思那套理论是对的:万事万物皆有联系!你跟你偶像的联系不再只是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你终于可以跟他平等交流,你对他发布的消息回帖,所有人都能看见你回帖,他的一举一动一思一想都被你尽受眼底,你终于在芸芸众生的大海中冒出了头,看到了自己的存在。成百上千的人成为你的“粉丝”,你仿佛不再孤单也不再默默无闻。
2、自我表演 假想一个自我或虚构一个别人
你在微博上的只言片语可被所有人看到!这多么激动人心,多么地让人打鸡血。于是你开始经营属于自己的“公众形象”并时刻担心它遭到破坏。你一边用心秀出精心打扮过的生活细节,一边恐慌别人会否把你不够靓的照片或不愿公开的行踪公诸于众。在这个公开的平台上你一边付出自己私隐一边又想保护它,却也总按捺不住想爆别人料的念头……
3、信息焦虑
听不到以及听太多流行和时尚总让人焦虑,内心强大的人不多,要与众人为伍才温暖。也许你跟我一样是怕“OUT”才开始玩微博,却发现果真气象万千:今天李嘉欣说她怀孕了,明天某地又出了事故,后天某精英又断定房价年底必降……每次转发、回复,信息仿佛自我繁殖,于是你我之间远隔千里却又满满当当,于是你在电脑前呆若木鸡,只有手指在动,仿佛什么都没做,却又日理万机。
4、表达焦虑
太短小以及太澎湃微博很有黏性——它复制了一套你自身的人际关系。同时,由于再简单的语言变成文字也多少要经过大脑加工,因此比起面对面谈话,微博上写的人和看的人其实都要更认真。加上没有表情和语气配合,于是各种情绪似乎都要比平常对话夸张几分。于是在微博上获得的满足不亚于现实中的交流,而变得愤怒和失落仿佛也比现实中更容易——在情绪的澎湃度上,微博是现实人际网络的加强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