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因素“拖”重慢阻肺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北京协和医院呼吸内科蔡柏蔷教授介绍说,慢阻肺病程一般比较缓慢,少则3到5年,多则10到20年。现在如果能及早预防和治疗,坚持科学治疗和科学用药,完全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减缓病情进展,使病人的生活质量提早改善。但遗憾的是,患者常常在症状严重时才到医院就诊,而此时慢阻肺病情往往已处于中、晚期。
让人担心的是,由于对慢阻肺认识不足,多数的轻中度患者仍然每天吸烟,从来不到医院检查。等疾病发展到重度和极重度的时候,才住院治疗。“而到了这种情况,患者每次住院花费平均超过1万元,如果入住重症监护室,则可能花费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耗费大量的社会资源,疗效却经常是不尽如人意。”蔡柏蔷教授说。
从门诊接诊的情况看,约有8成的病人因为没有及时治疗而延误了病情。
一是病人自己没有及时看病。不及时看病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是对慢阻肺病认识不足,因为慢阻肺早期症状主要是咳嗽、咯痰,很多人不把它当回事,不能及时就医。
二是某些医务人员由于对慢阻肺认识水平不足,对慢阻肺的治疗往往不太科学、不太规范。
三是假医假药坑害病人。一些所谓的“特效药”、“根治药”,实际都是一些来路不明,没经国家批准的药物,这些药里面往往添加了一些西药成分,用药及用量往往不合理。
慢阻肺可以祸及全身
资料显示,65岁以上患慢阻肺的人群有多达25%存在2种合并疾病,17%有3种。
咳嗽、气喘、呼吸不畅,晚期病人甚至要整天躺在病床上吸氧气……这些都是慢阻肺症状。然而,专家指出,慢阻肺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它的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由于肺部炎症引起全身性炎症,继而引起慢阻肺患者的肺外表现,包括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骨骼肌损耗、骨质疏松以及对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全身影响:
心血管病发病倾向增高:慢阻肺患者最常见的死因为心血管病。除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在慢阻肺全程中也增高。另外,肺内持续性炎症也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险性,而慢性缺氧及炎症反应也易引起心律不稳。
全身软弱乏力:慢阻肺患者因为缺氧而使肌肉组织供氧不足,呼吸困难又使呼吸肌耗氧增多,骨骼肌强度和耐力降低,所以慢阻肺患者常常会觉得浑身乏力。同时,因为气促而活动受限,也会促使患者的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及丧失功能。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在慢阻肺患者中十分常见,这可能与吸烟、活动少、营养不良、炎症因子的作用及皮质激素治疗等有关。
抑郁症和焦虑症:产生于肺的循环细胞因子对情绪有重要影响。加之患者为疾病所累,不能正常参与社会活动,孤独痛苦,也使心情抑郁寡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李颖 编辑: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