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深秋,山城天气飘忽不定,人在这个季节易产生低落情绪,甚至易引发抑郁症。记者昨日走访了重医、西南医院、新桥医院以及重庆精神卫生中心,据这四所医院的门诊统计,近期每天收治的抑郁病患者数量是夏日四倍以上,且年龄也越来越呈低龄化。如何缓解秋季精神压力?本期优生活邀请资深医生和营养师为您支招。
个案1
和父亲吵架患上抑郁症
昨日,记者在重庆精神卫生中心见到了正在住院治疗的王静。王静身高1.65米,体重仅42公斤,面色饥黄,相当烦躁,一抬手把其母手中的鸡汤打翻,“我不吃,你烦死人了!”说完,王静拉过被子蒙住头大哭。
王静的母亲则边收捡残汤破碗,边摇头告诉记者,“王静以前性格活泼、体重有50公斤左右,今年刚从大学毕业。一个月前,王静提出要去旅游,她爸觉得应该先找工作,父女俩为此发生了争论,随后她就开始出现异常,先是不爱吃饭,后来就不爱说话了,常常把自己关在卧室里哭,动不动就摔东西发脾气,10月3日和21日甚至两次服用安眠药自杀。意识到王静可能精神出问题了,我们赶紧送她到重庆精神卫生中心诊治。”经过心理疏导,王静告诉医生,自己已记不清与父亲争执,最近总是莫名烦躁和恐惧。
主治医生苏华龙告诉记者,王静是典型的季节抑郁症,俗称秋季抑郁症,秋天干燥的气候,较少的日照,无常的气温,再加上草木凋零,一些人会“触景生情”,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引发秋季“心理感冒”。
个案2
26岁就怀疑到了更年期
家住北碚的郑吕今年才26岁,老是怀疑自己到了“更年期”。昨日,她在男朋友的陪伴下,来到市一院神经内科检查,也被告知患上秋季抑郁症。郑吕告诉记者,她每到秋季,看着树叶枯黄凋零,就会情绪低落,还伴随着剧烈的头痛和失眠,让她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和对人生的绝望,每天都生活在不清醒的状态中,这种情绪已困扰了她很久。奇怪的是:过了秋季就慢慢好了。她以前觉得自己是到了“更年期”,还偷偷吃治疗“更年期”的药,这次看医生后才知道是得了秋季抑郁症。
据市一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王渝蓉表示,最近前来就诊抑郁病的患者,年龄越来越小,她今年诊治的最小年龄只有15岁。这跟现在孩子心理成熟期提前有关,而造成秋季抑郁最主要的原因是秋季因光照时间缩短、阳光强度降低,能唤起人们兴奋细胞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也相应减少,人就会处于抑制状态。此外,再加上一些人群性格本身就有些内向,在这个季节更是不愿与人接触,导致心理状态出现问题。每年的10月~11月份这两个月都是抑郁症的高发季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刘真 编辑:宋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