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乙肝” 专家详解乙肝防治四大误区
2010年05月20日 08:19 新华网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华网北京5月19日专电(记者周婷玉)对乙肝错误认识既妨碍乙肝病毒携带者正常的社会生活,也不利于乙肝防治。有关专家日前指出,“既要告诉公众‘这就是乙肝……’,也要讲清楚‘这不是乙肝……’,以帮助人们走出乙肝防治误区。”

5月19日是“世界肝炎日”。今年的主题是“这就是肝炎……”,旨在进一步提高全球公众对疾病的认识,唤醒对肝炎防治的重视。

“我国是乙肝大国,但社会上关于乙肝的误解仍然较多。”专家指出,慢性乙肝防治的误区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误区一:日常接触会感染乙肝。

我国已经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检测项目,但有人因此担心会被同学、同事传染乙肝。中国工程院院士庄辉说:“将乙肝检查‘请出’入学就业体检项目,体现了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尊重,也有充分的科学依据。”乙肝病毒传播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一般的日常生活接触,比如共同进餐、一起工作,都不会传播。

他指出,预防乙肝的最好办法仍然是给尚未感染乙肝病毒的正常人注射全程的乙肝疫苗,使其产生保护性抗体。与乙肝病毒携带者接触应注意避免皮肤、黏膜的破损。

误区二:慢性乙肝一定会母婴传播。

乙肝母亲会不会生出乙肝宝宝?庄辉指出,如果母亲是慢性乙肝患者,应积极接受抗病毒治疗,在控制病情后再怀孕;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则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可以怀孕,但要加强随访。在分娩过程中应加强对新生儿的保护,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可使他们感染的风险大大降低。

误区三:治疗乙肝一定要拿“金牌”。

乙肝人群将实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比作拿“金牌”。解放军302医院肝病科主任张鸿飞指出,目前的确有一些药物如长效干扰素等,有助于提高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的比例,但这只是极少数。“一味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阴转不现实。对绝大多数患者而言,这仍然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标。”

“能赢得‘银牌’也很好。”张鸿飞说,“大三阳”能转为“小三阳”,说明人体的免疫功能有所恢复,患者发生肝硬化、肝癌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误区四: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近年来,随着抗病毒治疗观念的深入人心,那些自称“治乙肝,几个月包好”的虚假宣传越来越没有市场。但同时患者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认为乙肝需要终身治疗。

对此,张鸿飞指出,慢性乙肝需要长期治疗,但绝不是终身治疗。合理的治疗方案应该是有限的疗程,就是经过一段时间科学的抗病毒治疗,最终帮助患者实现停药,而且停药后病毒仍旧受到持续抑制、病情不会反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