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上映,让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红楼梦》不仅塑造了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也蕴含着简单实用的为人技巧。本期,我们邀请心理学专家为大家解读一二。
薛宝钗 不得罪人
薛宝钗是一位“罕言寡语、随分从时”的淑女,更是一位“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的世故之人,上至贾母,下至仆人,都对她交口称赞。
这里的“世故”并非贬义,特指富于经验的为人之道,在复杂的环境下,些许世故是不可少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宝钗可谓人际高手:首先,把握人际交往的安全距离。“不亲不疏”,诠释出人际关系中保持距离的原则,人与人之间太近了觉得刻意套近乎,太远了又生分。其次,会揣摩人心。宝钗过生日点戏点菜,她便按贾母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食的特点做了安排,还特别点了出猴儿戏讨贾母高兴,做得不露声色。最后,高超的情绪管理,宝钗喜怒不行于色,自然也找不到得罪人的理由,而且她行为豁达、目无下尘,大得下人之心。这种“夹缝中求生存”的处事态度,在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中,依然非常实用。
最能哄人 刘姥姥
刘姥姥是位擅于公关的老太太。她一进荣国府,能打通关节,与金陵大户建立关系;二进荣国府,能畅游大观园、醉卧怡红院。究其原因,来自她正确的自我评价、对现状的及时感知和接纳。
大观园里的人享尽荣华富贵,希望找点笑料解解闷。“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刘姥姥审时度事充当了笑料,逗得众人合不拢嘴。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地位,将自身优缺点剖析明白,甚至拿它“开涮”,然后巧妙地自圆其说,讨人欢心。这也告诉我们,第一,直面缺点不会损失什么,反而能指导自己找准人生定位;第二,自嘲是一剂减压良药,偶尔傻乐一下,你会感觉轻松不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编辑:李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