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呼吁重视慢性疾病防治
2010年11月11日 16:09 长江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报讯(记者熊琳晖 通讯员陈菁)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综合医疗科主任医师王桦昨日介绍,随着糖尿病、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一系列慢性疾病进入高发期,防治应引起足够重视。

◆慢性疾病危害巨大

慢性疾病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简称,医学上的定义是指病程为长期、很难或几乎不能治愈的疾病。主要是指那些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较高和医疗费用昂贵并有明确预防措施的疾病。它们大多数属于生活方式疾病,也就是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能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肥胖症、高脂血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

调查显示,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疾病患者有2.7亿名,约占总人口的20%,70岁以上占多数。过去10年,我国的高血压病、糖尿病病例增加了2倍,心脏病、恶性肿瘤病例增加了1倍,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公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老年人是慢性疾病的主要受害者。统计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活动受限率为8.1%,为全人群的2.7倍;残疾率为25.2%,为全人群的3.8倍。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平均期望寿命延长并没有带来人们所期待的健康期望寿命延长,所延长的寿命中大多数为非健康寿命。

◆不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是主因

专家介绍,从病因看,慢性疾病是多种危险因素联合作用的结果,但多为个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所致,如吸烟、饮酒、缺乏运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世界卫生组织将其中最主要的3个危险因素归纳为不健康饮食、不锻炼身体、使用烟草。

专家表示,这些因素可以通过个人努力而避免或去除。因此,慢性疾病是可以预防与控制的。一是通过健康教育,使人们养成有益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二是早期危险因素的干预,在症状、体征出现前降低或去除危险因素,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患者及家庭是管理与防治主力军

国际经验表明,慢性疾病是可预防的,更是可控制的。要真正有效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必须动员全社会参与,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家庭成员的参与。他们是主力军。没有他们的依从和参与,慢性疾病控制将成为一句空话。

专家给出形象的比喻,慢性疾病患者好比掉进一条流淌的河流,上游河面较窄,患者通过自我管理可自救“上岸”;中游河面加宽,只能借助医学外力获救;而下游则是危险的悬崖,一旦超出社会公共卫生救助的范围,面临的将是无尽的深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熊琳晖 编辑:李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