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中国应从制度上缓解血荒 目前采血机制脆弱
2010年11月12日 14:10 人民日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新闻背景】

1998年10月1日,我国开始实施献血法,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无偿献血制度。实施无偿献血以后,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从1998年的5%,上升到2009年的99%以上。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临床用血量年均增长率超过了10%,供血一直面临很大压力,一些城市常常出现季节性供血紧张。特别是前一段时间,昆明、北京、南京、青岛、长春等城市出现血库告急。经过媒体的大量宣传,在地方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血液供应的情况快速好转。

然而,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保护献血者积极性,完善采血和血液管理机制,实行标本兼治,才能真正告别血荒。

一问:为什么会出现血荒?

编辑:季节性缺血基本上年年有,各地情况大同小异,这是否和我国主体献血人群的特点有关?

记者:来自卫生部的统计显示,献血法实施12年来,全国自愿无偿献血占临床用血的比例已从1998年的5%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99%以上,献血人次超过1100万。

近几年,我国临床用血需求量以10%—15%的速度快速增长。但是当前,我国人口献血率仅为0.84%,远远低于世界高收入国家的4.54%和中等收入国家的1.01%。

血用得多,采得少、供得少,供需就失去平衡。同时,我国目前的献血人群较为单一,过度依赖农民工和大学生等流动人群,这些人的迁徙对所在地供血量会造成直接影响。再加上天气变化影响人们的外出频率,也会造成采血量的季节性波动,容易出现季节性缺血。如果缺口比较大的话,会出现血荒,严重影响医疗临床使用。

编辑:我们把眼界放开一些来观察,世界上其他国家,是否也存在季节性血荒?

记者:北京市血液中心主任刘江介绍,一般来说,血液事业发展要经历“血液买卖—以计划为主的义务献血—以流动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以预约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以固定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五个阶段,而目前我国刚基本实现由计划无偿献血到自愿无偿献血的转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目前,我国实行以流动献血为主的无偿献血制度,最大的问题是“靠天吃饭”。只能是采多少,用多少,采血机制非常脆弱。献血和用血最理想的状态是:用多少采多少,或者是略有盈余,达到“旱涝保收”。刘江认为,我国的献血制度应该尽快地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从制度上缓解血荒。

有关专家表示,在实行自愿无偿献血制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无一例外地面临着血荒的困扰。中国输血协会副理事长严力行认为,随着临床用血需求量的快速增长,出现用血紧张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血液出现替代品前,这个过程可能还要经历较长的时间。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分享到人人网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王君平 编辑:李晋
凤凰健康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
最热万象VIP
[免费视频社区] 锵锵三人行 鲁豫有约 军情观察室 更多
 
 
·曾轶可绵羊音 ·阅兵村黑里美
·风云2加长预告 ·天亮了说晚安
·入狱贪官菜谱 ·刺陵精彩预告片